公元1991年3月8rì,農曆正月22rì,已經17歲但身份證上顯示18歲的李晨走進了滬市閔航區的一家證券營業公司.
一座90年代頗為流行的小洋樓,門口寫著八個大字“申銀證券交易公司”。
李晨提著一個皮箱,沒有走向旁邊頗為擁擠的櫃台,而是經過一番確認後走向了二樓,因為上麵就是中國證券市場的第一個大戶室。
很多人都以為先有的證券交易所,然後才有的證券公司,其實不是。在改革開放初期,從出現股票這個事物開始,就有人來進行買賣,陸續出現了申銀,萬國,海通這些證券公司給買賣股票的人提供一個專門的場所.
從某種程度上講,證券交易所這個時候的出現是在和申銀這些證券公司搶生意。
二樓的布置有些像現在的咖啡廳,整個大廳用一塊塊木板一樣的東西隔開,分成了很多個小空間。
隨便走到一個沒有人的地方,李晨坐在了一個皮質的簡易沙發上,對麵就是個小桌子,桌子上放著一台老式電腦,稍微看了一下,上麵隻有8隻股票,幾乎每一隻股票都跌停了.
這個時候的漲跌停板製度是0.5%,也就是說每一個股票如果漲0.5%,就不能在漲了,下跌也隻能跌0.5%。
小飛樂(也就是飛樂音響)跌停379.80元每股,上麵顯示有79股在這個價位賣(這個時候的股市和美國股市是一樣的,每次買賣最低一股,而不是現在的100股).
這個時候還不是買股票的最佳時機,李晨還要在等等,等兩個月後的行情大轉折,一段中國股市曆史上及其賺錢的行情。
既然決定暫時不買股票了,李晨站起身來就往外走。李晨心裏暗想著“去現在的滬市證券交易所看看吧,看看現在的交易所什麼樣”。
在路邊打了輛車就來到了位於浦東的浦江飯店。據說浦江飯店原名禮查飯店,始建於公元1846年(清道光二十六年),是上海開埠以來乃至全國第一家西商飯店,它曾經是上海最豪華的飯店,也是遠東最著名的飯店之一。
1990年12月19rì,新中國第一家證券交易所——滬市證券交易所就是租賃了浦江飯點的大廳“鳳凰廳”,一個有500多平方的寬敞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