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她給出了一個主題——“思念”,要求女孩挨個走上鏡頭拍照,展現她們所代入的情感。
沒有特別準備的服裝,穿著清一色的白色比基尼。
而伊麗莎白就站在鏡頭前,在一個一個審閱她們的訓練成果。
這個主旨其實不難,並未難倒那些女孩們,她們紛紛開始展示這段時間的訓練成果,但是至於結果,伊麗莎白並沒有看到太出挑的。
在看了很多個之後,輪到下一個上鏡的,就是愛爾卡了。
此時愛爾卡站在幕後,靜靜閉著眼在沉思,在醞釀,在沉澱。
思念……
她在思念什麼?
事實上,她經常思念自己的故鄉,思念她的臣民,他們是那樣愛戴她,雖然現在不知道元老院和兄長如何解釋她的“反叛罪”,但是她相信,她的臣民不會那麼簡單就相信她會“叛國”。
她和她的臣民們生活在滿是戈壁、沒有任何植被的蠻荒星球,那兒寸草不生,烈日當空,血精靈們因為惡劣的環境和疾病而逐年減少。
她始終很自責,她和兄長沒有幫助他們血精靈一族找到更好的家園,而是蟄伏在那荒蠻之地。
她憐憫她的族人,這種憐憫造就了她的愧疚。
同時,還是思念之情。
這時候助理開始讓愛爾卡上台。
愛爾卡帶著醞釀好的感情,穿著比基尼走到了鏡頭前。
伊麗莎白遠遠就瞧見了愛爾卡走了過來,那是一個長得漂亮到能夠在任何地方都脫穎而出的——精靈臉龐女孩。
五官甚至都帶了點魔幻的色彩,眼眸綠得發光,皮膚白得透亮,腰身細到令人發指。
但是,伊麗莎白不看這些,她隻看感情的代入。
不過令她驚訝的是,愛爾卡從一出現,整個人就相當契合了思念的這個主旨。
你可以從她的氣息裏讀到一種略帶哀愁的思念之情,雖然你可能不知道她在思念什麼,但是她的情感表達是突出和明確的。
很顯然,這足以證明,她是一個真正經曆過強烈思念的人。
她的表情有很到位的思愁,有流露出的淺淺煩惱,也有令人心顫的憂鬱。
這對於一個像愛爾卡這樣年紀的新人來說,做到這樣程度已經是非常深的領悟了,也幾乎是新人能做到的極限了。
畢竟不可能拿這些新人和職業模特去相比。
愛爾卡在鏡頭前擺了一個托著下顎的表情,然後攝影師就開始拍照了。
伊麗莎白卻始終沒有說話,她盯著看了全程,因為她在思考一個問題。
主旨是“思念”,愛爾卡的舉手投足和表情很到位,確實是在展現一種憂愁的思念之情。
但是,伊麗莎白隱隱覺得不止這些,她覺得還有什麼情緒在其中隻是她沒發現。
因為愛爾卡展現出來這種情感,感染力很強,很具有信服力,背後仿佛有一種隱藏起來的力量。
是什麼摻雜在其中呢?
伊麗莎白盯著看了許久,直到最後才算是恍然大悟。
原來是悲天憫人。
沒錯,愛爾卡的眼神裏,似乎永遠都帶著一股子悲天憫人的情懷。
或者說,她這個人的氣質中,天生就帶有這樣的味道。
這是一種天賜的明星氣質,非常能夠博得觀眾好感。
因為她眼神中的悲天憫人,人們會覺得她很善良,很有責任感,心裏裝著大愛,對於這樣的氣質,所有人天生就很親近。
這種自帶的“明星氣質”非常難得,千裏挑一估計都找不到。
伊麗莎白的目光隨著愛爾卡的離開而漸漸投向別處,但是在內心深處,她越發確認了一件事。
這個來自貧民窟的女孩,天賦卓絕,不容小覷。
而她身邊的那名攝影師,卻看著拍攝下來的愛爾卡的照片,連連讚歎了好幾聲,對比其他女孩還比較生澀的情感代入,愛爾卡顯然已經運用自如了。
攝影師忍不住說道:“我從這批女孩第一天進來的時候,就開始幫她們拍攝了,她們無論是走T台還是拍硬照每天都是我操刀的,所以我清晰地記得每一個女孩的變化。”
伊麗莎白下意識地回頭去看他,眼角微微皺了皺,“你肯定是感受最深的,畢竟你每天都在拍她們。”
攝影師看著攝影機裏的一些畫麵,“我對這個叫愛爾卡的女孩印象非常深刻。”
伊麗莎白頓了頓,“是嗎?”
攝影師不免降低了聲調用感慨的語氣,無比肯定地一字一句說著——“她的進步,不像是走的,而像是飛的。”
伊麗莎白聽完後,嘴角倒是忍不住彎起了一絲微笑。
進步之大是顯而易見。
但是這個女孩天生自帶的光環,才是更讓人窒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