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鋒一語雙關地說道:“沒關係,我的時間不值錢。”
薛家良可不是一個對別人的諷刺無動於衷的人,他笑著說:“你這是變相批評我,該批,該批。”
肖鋒一見市長如此爽朗真誠,就不好意思地說笑了。
薛家良給他的杯裏續上水,坐在他旁邊的沙發上,打量著這個《青州日報》社的主編。
肖鋒,三十六七歲,個子不高,戴著深度近視鏡,典型的文人氣質,但很快薛家良就發現了他性格中的另一麵,那就是他直立於腦頂上的頭發,非常有個性,都是向前衝刺的態勢,這從他那幾句編者按中就能看出來他的筆鋒犀利、深刻,不會一味討好什麼,跟他的頭發的性格是一樣的。
薛家良太知道怎麼跟這種人對話了,因為當年他也是這樣性格的人,敢愛敢恨,絕不會為了某種目的出賣靈魂。
“下鄉這幾天,沒顧上跟你們溝通,白天忙著檢查,晚上還要單獨聽彙報,回來的第二天,看到你發在報紙上的文章,我就有了一種想認識你的衝動,所以今天上班我就讓秘書約你。”
肖鋒往上推了推眼鏡,說道:“一般領導都是周一忙,我一看你在上班第一天找我,一定有重要指示,所以就把我們每周的選題會推到了下午。”
薛家良說:“重要指示沒有,我從這篇報道中看出你很有思想,我有些講話,當時講的時候,都沒想那麼深刻,而你,卻一針見血,令我歎服。”
肖鋒說:“這個……還得說是您啟發了我,一篇好的新聞稿件,不是就事論事,還要能挖掘出問題,跟您下鄉的這三四天,總能讓我深度思索一些問題,有種不吐不快的感覺。”
薛家良點點頭,衝他豎了一下大拇指:“媒體的影響很大,作用也很強,我下去三次,可能都達不到你一篇文章的作用,所以今天找你來,就是想拜托你們一件事,那就是在版麵許可的情況下,多報道一些這個工程,對實施這項工程的基層單位,是鼓勵也是促進。我的時候領導表揚都抵不上你們報紙上一個小豆腐塊啊。”
肖鋒說:“不瞞您說,我原定上午召開的報道選題會議,其中就有山區給水工程這個選題。這是惠民工程,受益的老百姓,這幾年各級政府累積投資已經是一個不小的數目了,但這項工作效果卻不盡如人意,開始是雷聲大雨點小,慢慢銷聲匿跡,各種工作會議都不再提了,眼看就要成為爛尾工程,沒想到您來時間不長,就主動抓這個擦屁股的工程,看得出,您是真心為工作,為百姓。”
“哈哈,你就別給我戴高帽子了,不管這個工作以前是誰抓的,都是政府該幹的事,幹不完就是欠賬,既然是賬,就要有人還,這個人是誰呢,就是繼任者。你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肖鋒毫不掩飾自己的觀點,他說:“所以,我才多了一份感慨,也沒有浪費自己的感慨,才有了那篇評論員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