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由十個部落組成,分別是吳天漢納蘭氏一族,唐氏,樓氏,餘氏,莫氏,黎氏,第五氏,程氏,盧氏,以及斐氏。十個部落分為三個小派係,即依附納蘭氏族的莫氏,第五氏,斐氏;依附唐氏的盧氏,黎氏;依附樓氏的餘氏,程氏。
三方勢均力敵,原本其餘九個部落均要支持天漢一族,不知怎的,演變到現在吳國無形中分為了三個小國。堅持支持天漢的部落,除了斐氏再無其他。也就是說,斐氏是一個變數,誰當上了天漢就支持誰。這一世是納蘭氏族領導便支持納蘭氏,下一世若樓氏當首領便支持樓氏。不如其他氏族,緊緊的擰捆成一束。
十個部落裏,斐氏是最弱的一族。弱,不代表可以任人欺淩,隻是與世無爭罷了。斐氏向來支持和平,不願意發起任何矛盾、糾紛。說好聽點就是傳說中的和事佬,說難聽點是忽悠,其本事堪稱一流,忽悠得人清不到東南西北。
斐氏在吳國是最神秘的部落,不管吳國各部落誰殞誰敗,隻有斐氏,迄今為止沒有倒過。就那麼不強不弱的矗立在吳國,默默無聞的隨著吳國興或衰。
說到神秘,原因在於無論誰打斐氏的主意,到最後都會無疾而終,此為神秘一。還有就是,沒有誰走完過斐氏領地,此為神秘二。
吳國各部落人紛紛在猜測,斐氏一族是不是有仙人坐鎮?每個想要探聽消息的人無功而返,從斐氏王那裏打聽,斐王自然不會承認。對於斐族,搶,必敗,擾,必被擾,如此不知神馬靈力作用下,一直神秘的安存於吳國。這也是斐族不跟風、不結派的最主要原因。人人極力想拉攏斐族,無奈無法用強,落得最後隻得抹鼻子閃人。好吧,政治靠個人,反正斐族沒有稱霸之心,待自己當上了天漢,還怕斐族不降服嗎?
各部落十分有默契的如此想法。
與斐族毗鄰的,是餘族。
月淩和湛藍來到吳國,第一站便是餘氏王族。餘氏族人是母妃餘鶯鶯的娘家,餘氏現任族長是欣兒的王舅。母妃不在五年了,月淩有記憶以來,見過王舅的次數一隻手都數不完。記憶中有絲模糊的王舅,月淩是喜歡的。王舅總會抱著她賽馬,打獵,奔跑在大草原上,攀岩在崎嶇的山脈間…..
多年不見,不知王舅現在如何?不知外祖母是否還喜歡和舅母們玩木牌?
記憶一點一點湧入腦海,思念是那般劇烈。
公子,餘王宮在招納奇人異士之輩搞慶典,要去看看麼?藍說著打聽來的消息。
月淩點頭,想去王宮看看王舅和外祖母。
湛藍有絕技在身,很自然攜帶月淩通過了最終審核,進入王宮待命。
奴才說今年王上生辰,王後特意命人為王上置辦一場不一般的宴會。月淩滿臉笑容,嗬嗬,王舅生辰,是不是應該給王舅準備一份特殊的禮物?
所有被選召進宮的人,可以自由出入客源閣,其他地方則非請勿入。月淩琢磨著怎樣才能出客源閣,記得九歲的時候來過王府一次,對王府的了解一一翻騰出來。月淩和湛藍換上奴隸服,向著靜逸宮(王太後寢宮)走去。
依月淩的機智,一路無甚障礙來到靜逸宮門口。站在門外不遠處,月淩不敢靠近。他可以瞞過其他奴才,卻不能瞞過靜逸宮的人。怎麼才能吸引外祖母注意呢?
月淩拿出手裏的笛子,開始吹奏。如天籟般的聲音回旋空中,穿透每一個角落。鳥兒聽了忍不住停歇在枝頭靜聽,花兒聽了豎起美麗的花嬌,迎著聲音,隨著風兒,自在、快樂的搖擺。
靜逸宮的王太後聽到了月淩的笛聲,一股思念猶然心聲。那是她最愛的曲子,與丈夫共同演奏的大地呈祥曲子。為什麼此刻會聽到?是丈夫來接她了麼?王太後陷入深深的想念。
當她回過神來時,身邊不知何時多了兩個奴才?
原來是婢女聽到有人演奏“大地呈祥”,見王太後處於回憶中,擅自做主喚人請了演奏者進來。婢女跟隨王太後許多年,自然知道王太後最鍾愛此首曲子,不知是誰想引起王太後的注意?
是你吹的曲子麼?王太後盯著月淩,慈藹道。
回王太後,是小人。
能告訴我,是誰教你的嗎?“大地呈祥”王太後教過好幾個人,唯一令她滿意的是女兒鶯鶯。鶯鶯在音樂方麵很有天賦,是王太後聽過最好聽的聲音,比自己還美上幾分。眼前的男子,聲音毫不遜色鶯鶯。演奏的意境準確無誤傳達到了每個人的感官裏。
回王太後,小人曾有幸結識一位美若天仙的女子,她見我鍾愛曲子,便教了我這一首。說若有一日到餘族,定要演奏給王太後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