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名不見經傳的人物(1 / 2)

風鈴趕到南溪區公安分局,在法醫室中見到兩具屍體,一具屍體已被車輪軋得不成形,那是一名35歲左右的婦女,可能是當時車速太快,軋過她的身體,她還未感到疼痛,頭身便已經分離了,因此臉上的神色倒挺自然,模樣看起來頗為娟秀。

另一具屍體是個50歲的男人,體形龐大,屍身上有大量顏色很深的屍斑。據了解,屍斑一般出現在死後2到4小時,超初屍斑麵積小,用手指按壓可以消失,隨著時間,屍斑變成塊狀、片狀,超過24小時,血紅蛋白染色的液體滲入組織內,使組織和細胞著色,屍斑更加顯著,呈暗紫紅色,指壓不褪色,也不消失。

法醫初步推斷,這名死者死亡時間在48小時以上,但確切的死因還需要進行屍檢才能確認。

回到報社,其他記者早回來了,風鈴趕緊打開電腦寫稿,下班之前必須把稿子交出去,等主任通過後再發給編輯部排版。

隔壁座位的王婧正在談論韓俊中上個月的工資,韓俊中是報社的中流砥柱,也是風鈴在報社實習時的老師。韓俊中30歲,在報社已工作近9年,他撰寫的新聞時常占據楚報的頭版。

報社的薪水製度並不是純粹的按稿酬,而是結合新聞的意義和價值,所以越是占據頭版越多,薪水就會越高。而風鈴是民生類記者,報道江城中發生的大大小小人民生活有關的新聞,這種新聞瑣碎,且價值不大,即使被采用後,稿酬也不會太高。

稿子發給主任後又被打了回來,風鈴修改一遍,刪除不必要的字句再發過去,這次順利通過。風鈴鬆了一口氣,稿子被采用,這意味著一天的辛苦沒有白費。

下班後,風鈴去接劉紀,劉紀是風鈴的同學,兩人都是新聞係,而且還是同一個寢室的室友。去年大學畢業後,風鈴進入楚天報社工作,家裏便出資幫風鈴在江城買了一套三居室的全款房,以及一部寶馬7係。

劉紀是新聞係的高材生,每年一等獎學金的獲得者,風鈴屬於那種平時成績末遊,但在考試時會超常發揮,因此風鈴考上W大,實在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

當然,風鈴是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對劉紀這個學霸非常崇拜,每次回家都會給劉紀帶來不少好吃的東西,在寢室中,兩人的關係也最鐵。

劉紀在一家老牌雜誌社工作,這家雜誌社創立於1985年,以悲慘曲折的愛情故事及名人軼事等見長,多年穩居國內期刊發行量第一、世界第五的位置。劉紀的想法與風鈴不同,也可能是因為家境的原因,劉紀更願意做一名雜誌社的編輯,拿著固定的工資。

當記者刮風下雨都在外麵跑新聞,甚至還會被人打,而做一名雜誌社編輯,雖然也有采訪的任務,但卻是在舒適的咖啡館裏,兩個人麵對麵坐著,品著咖啡,聊著天,這才是劉紀追求的生活

前幾日風鈴在路上遇到劉紀,劉紀大倒苦水,說自己居住的地方條件不好,離雜誌社太遠,房東如何摳門,風鈴便讓她搬到自己家中,約定今日去幫劉紀搬家。

忙活了大半晚,風鈴精疲力盡躺倒在書房中,休息了十多分鍾,風鈴又爬了起來,從包中取出相機,翻看今天拍攝的照片,最後風鈴的視線久久定格在在博物館中拍攝的塑化孕婦的照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