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王風有些心灰意冷,武德出言相激道:“此法雖說不用耗時漫長,卻是凶險之極。也許過不多久,便一命嗚呼!那時,親人朋友該是何等悲痛!而億萬生靈,不免被塗毒至盡。又可惜了武祖他老人家的一片苦心啊!唉,此法不說也罷。”說完,再也不看王風,隻顧抬頭望著屋頂。
王風聞言,低頭沉吟半晌,緩緩地道:“我自習武修道以來,所見所聞,多有仁義之人,少有窮凶極惡之徒。
直至今日,才發現,我完全錯了!就算是如此,在我心中,也沒有正邪之分。行正則正,行邪則邪。善惡有報,此理我深信不疑。為尋大道以拯救億萬生靈,因我喪身,而悲痛欲絕的各位親朋相信亦能理解。比之億兆生靈、蒼茫宇宙,我等隻不過是滄海一粟而已。”
說到這裏,王風站起身來,向武德道:“雖然我不知武祖前輩,在極蒼之宇中是為阻止何樣的大劫,但在我心裏,始終都以武祖的仁俠之風範為楷模,也為他無比博愛之*懷而感慨。我言盡於此,仙君心中的達至純武境界之法,說與不說,那也由得仙君。”
話一落音,不知是誰帶頭鼓起掌來,一時掌聲雷動。武德大讚一聲:“好!武祖果然沒有看錯人,本仙君也有先見之明。達至純武之境的另一個方法很簡單,那就是一個字戰!在生死搏鬥中領悟,在奄奄一息時突破,在鮮血白骨裏以登大道!”
略一停頓,又道:“本君建議,你馬上閉關!多一天修行,便多一分實力;多一分實力,便能於九界中多招納一些賢才。而後,在與西方諸神大戰時,也多一分勝算。”
眾人這才明白了武德與王風之間的約定。王風道:“如今已有幾位賢才,還望仙君予以援手!”武德驚喜道:“這麼快就有了幾位?是誰?要我怎樣援手?”王風道:“就是八大散仙。在這數百年之內,八大散仙將一一渡劫,為免損失人才,還望仙君想個萬全之策,讓這八人平安渡劫。”
常平、玉玲瓏和若冰三人感動不已,心道王風果然言而有信,仁善心腸。
武德道:“想不到你早已將八大散人招入麾下了,手段了得呀!天劫之事,直接歸雷部管轄,而且,天劫早已被創世古神製定了規則,隨著修為之境界,自動降臨。雷部隻能按其量投放或增加投放雷元,卻也不能減免。你可真給本君出了一道難題呀!”
站起身來,來回踱了幾步,武德道:“別無他法!隻有以器擋劫!可是好一點的仙器,本君雖有,隻怕不適合各位。要知仙器隻有本人煉製或經常使用,才能與執器之人心神相通,從而威力大增!
而且,一般仙器,像人一樣,都有性情,也自能擇主。除非你修為高深,否則,強行收用,不但威力不顯,反而會反噬其主。對於抵擋一般天劫的仙器,最多隻能擋三次,三次過後,便告報廢。除非……”
王風問道:“除非什麼?”武德道:“除非是神器,才能讓這八人都能平安渡劫。而這件擋劫後的神器,隻需焙煉數年,即可恢複此前威力。可是,神器難求呀!”
王風笑道:“槍起無堅不摧,槍到四夷賓服。”武德一怔,搖頭苦笑道:“就知道你要打我的主意。可是這平夷乃是師祖傳與我師尊,師尊又傳與我的。如此一來,本君豈會輕易示人?除非……”
搖了搖頭,道:“算了,讓八散人自己想辦法吧。古往今來,渡劫的又不止他們幾個!”
王風道:“那要是我渡劫呢?你不會也不借這平夷吧?”
武德道:“你借當然可以,否則師尊知道後,不免是一頓臭罵。可是據我所知,你沒有天劫可渡呀!”王風道:“那好,這次就算是我向你借這平夷一用,日後,我渡神劫時,不會再麻煩你!”眾人大驚:“什麼?神劫?”武德也是震驚:“此話怎麼說?”
王風歎了口氣,將所學功法緣故說了一遍。
武德笑道:“不渡便不渡,一渡便是神劫,當真是古怪。也罷,誰叫我倆是……這就借給你罷!不過可說好了,最多五百年啊!到時不要賴著不還,否則,就讓師尊他老人家親自找你要。”王風大喜,連忙點頭不已。眾人也是感激不盡,若冰眼中,竟然已現淚光。天劫之苦,一苦至斯。
武德拿出一根針狀之物來,遞給王風道:“拿去。”王風大奇,問道:“這是什麼?”“平夷啊!”見王風驚疑不定,武德又道:“不要就算了!”說著,手已回縮。王風連道:“當然要啊!”連忙接了過來,舉到眼前,細細查看。武德笑道:“忘了告訴你,平夷神槍前麵,還要加上如意二字。”“如意?”王風驚喜不已。
“對!收放自如,大小隨意。哈哈,瞧你這個樣子,可笑之極!隻怕有一天,再好的神器在你眼中,你也棄如敝屣啊!”武德長歎一聲,見王風眉開眼笑,又用傳音告訴他使用之法和加、解法印之術。
武德讓王風將平夷收入芥囊後,又道:“現在沒有不放心的事吧。既然如此,這幾天你好好地安排一下,然後閉關。這個,是文昌仙君讓我帶給你的。文昌仙君聽說你的事後,很感興趣,於是叫我把此物贈送於你,對你修為可大有埤益哩。”
說著,將一個錦囊遞了過來,王風伸手接過。
武德又道:“整個北鬥帝府,除了帝君外,便是這文昌仙君最大。你能受到他的青睞,不可謂無福。最後,我再提醒你一下,修行時,以修靈識為主,其餘次之。我猜,文昌送你之物,當是修行靈識之寶。隻是,據我所知,靈識修行,來不得半點取巧,隻得依仗毅力強修啊!”
眾人一陣沉默,大堂中安靜之極,都在尋思武德適才所言,可說是受益良多。
武德又開口道:“這段時日,各位對第一王府要多加照看,尤其是在王小友閉關後。有事的話,便讓吳執使處理或傳音本仙君。其它細小瑣事,相信王小友在閉關前,能安排妥當。吳執使也要留心多多招攬幾個人才來,並把今日之議傳達一下,順便再聚議一番。”眾人一一應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