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大晏女學(2 / 2)

現在,局勢逼得她不得不另尋他路,她卻從中看出了之前自己想法之中急功近利的成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她發現,想要提升女子的地位,首先要提升女子受教育的水平,讓女子有學識、有文化。

謝玲瓏對朝中幾對恩愛夫妻均有所研究。例如現在的首輔蔡思瑾夫婦、戶部尚書沈子安夫婦,以及大晏朝開國第一任丞相許相夫婦,他們這幾對夫妻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妻子一方冰雪聰明且文采飛揚,不僅是一位妻子,肯定也是丈夫重要的謀臣或者說合作夥伴,所以她們地位穩固、家庭幸福。

還有一個有趣的點,那就是——她們都或多或少與越秀女學有聯係。

從這個點上,謝玲瓏再花時間和精力去了解越秀女學,追蹤從這個女學之中畢業的女學生的生存狀況,普遍發現她們過得都還不錯,幸福得多,不幸得少。雖然這與她們本身的家庭出身有關——能將女子送去上學的人家,本身日子定然也不會難過。

但是謝玲瓏卻覺得,讓女子受到不一樣的教育,跳出男人給女子劃定的那一個樊籠,或許女子在心靈上會得自由,日後會變得更加堅強、聰慧,也能過得更加的幸福。

隻有一個個的女子覺醒了,才會有後來女性整體的覺醒,整體的尋求社會地位和政治地位。

謝玲瓏心中一陣激蕩——她作為一朝的皇太後,若是做其他的事情或許會礙了兒子的眼,惹得母子反目,但是若她說想要在整個大晏辦幾個專門給女子念書的女學,兒子定然不會反對,說不定還會樂見其成——這樣可以極大地分散自己的精力,防止自己與他奪權,防止她們母子反目。

於是,謝玲瓏招來了自己的兒子,半是感慨、半是做戲地說道:“浩誠,我現在四十不到就成了寡婦,說句實話,若是讓我從此青燈古佛地渡過一生,我還沒有那個心性和休養,總覺得自己年輕,還能做事情。可是我的身份地位尷尬,略略做一點兒事情就有後宮幹政的嫌疑,便一直都未曾與你提過半句。

現在我父親也致仕了,嫡親的大哥一直在從四品的位置上待著,連上殿參加早朝的資格都沒有。庶出的二哥雖然有出息,但是也不是身居要職,我覺得謝家不屬於那種值得你這個帝王忌憚的外戚了,於是心思又活了,想做點兒事情,也不枉費了我這一生。

左思右想啊,做點兒其他的事情都有可能與朝政有勾連,日後影響我們母子之情,便想著不若在整個大晏朝推行女學,幫幫同為女子的其他人,讓她們也有機會像男子一樣讀書識字、相夫教子。你覺得可否?”

新帝在聽完謝玲瓏的這一番話之後很是感慨,覺得自己母親字字句句都是為自己這個兒子著想,為自己考慮,而自己卻對母親充滿了懷疑,實在是太對不起為自己含辛茹苦的母親了,立即說道:“這有何不可?母親想要開辦女學盡管去辦就是了,要人要錢兒子都極力支持。”

謝玲瓏假意問道:“浩誠,你可知我們大晏朝有沒有現成的女學?若是有,我也可召她們來問問辦學的經驗,砸錢砸人都是小事,但若是我牽頭出來辦的女學立不起來,那可就丟人了。”

新帝點了點頭,說道:“母後,這個事情我清楚,我師母蔡周氏以及沈尚書的夫人沈衛氏都是念過女學的,您得空可以召她們進宮來問問情況,也好有個辦女學的章程。”

謝玲瓏點了點頭,然後順水推舟地說道:“既然這樣的話,不若把皇後也邀請過來一同辦學吧,你們夫妻一體,皇後有了好名聲,於你也是極好的。”

新帝趕緊同意了,自去好好準備不提。

就這樣,謝玲瓏不僅得了新帝的支持,得了銀錢和辦學的人手,還得了衛詩蘊、周水靜、衛曉君這三員大將,在三五年的時間之內,就在整個大晏朝遍地開花、轟轟烈烈地辦起了女學來。因著謝玲瓏是皇太後,她辦的女學也被冠以“大晏女學”的稱號,算是一個正經的官學,在整個大晏朝影響極大。

大晏女學教導女人們讀書明理,有自己的思想,別總是念些男人寫的書,被男人集體洗腦了。衛詩蘊、周水靜、衛曉君這樣明理的女子自然知道這樣的女學能起的巨大作用,非常用心地投入其中,幫助謝玲瓏辦學。

很多男人也對這樣的女學看不上,覺得“女子無才便是德”,很反對女子念書上學。可是無奈這是皇太後辦的官學,是得到了皇上支持的,他們也無法太激烈地反對——難不成還想得了皇上的厭棄不成?不想升官了嗎?

就這樣,大晏女學越來越興盛,大晏朝的女子讀書明理後地位也漸漸提高了,這是後話。這樣的過程非常非常的緩慢,不是一兩年、十年二十年便能見效的。然而這樣的事情是堂皇大道,不是邪門歪道,謝玲瓏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走的這幾步,雖然極慢,但是極穩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