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權傾朝野(番外三:有人說:蔡首輔權傾朝野!蔡思瑾:我不是!我沒有!我不想!)
蔡思瑾任首輔的時候時年42歲。因為先帝遺詔, 要求年滿六十的官員一定要致仕, 不能再留在任上,所以六部尚書等實權崗位的人基本上都到了該輪換的時候, 便是當時“最年輕”的戶部尚書沈子安,都已經五十多歲了, 沒幾年就要致仕了。
蔡思瑾為了繼續堅定地推行謝首輔的新政改革,提拔了一大批年輕的官員們充實六部,其中不乏一些他的“親信”。說實話, 若不是了解這個人,知道他的能力如何, 知道他的想法和自己是一樣的, 也會大力支持新政的推行,蔡思瑾怎麼敢提拔任用這樣的人呢?
所以, 不過幾年時間, 大晏朝的朝廷結構就變成了這樣:內閣首輔是蔡思瑾, 次輔和三輔兩個人是年近六十的老臣,基本上是混個資曆很快就要致仕榮養了, 沒有什麼實權。
而六部呢, 吏部尚書是張思晨,戶部尚書是李永富,禮部尚書是周天逸, 兵部尚書是周平, 刑部尚書是許子塵, 工部尚書是趙明德。
我們來捋一捋這最有實權的六個尚書吧。禮部尚書張思晨不用說, 和蔡思瑾是同鄉、同榜,據說他年幼的時候還跟著蔡思瑾的父親求學,兩人感情甚篤,甚至做了兒女親家,妥妥的“蔡黨”。
戶部尚書李永富呢,是蔡思瑾的妹夫,兩家人就在隔壁住著呢,要說他們兩個人不熟、感情不好,那也騙鬼去吧,又一個“蔡黨”蓋戳。
禮部尚書周天逸,你別看他平時聲明不顯,好像和蔡思瑾沒有什麼關係。但是你細細捋一捋他的履曆就會發現,這個人和蔡思瑾同期待在禦史台,而且當時在禦史台的人都說這兩個人關係很好。再看這個人在蔡思瑾執政時候的表現,完全跟著蔡思瑾的步子走,一點兒都不爭論、不掣肘的。你看看,又一個“蔡黨”啊。
兵部尚書周平,乃是蔡思瑾學生周當雄的父親。蔡思瑾當侍講的時候周當雄就是當今聖上的伴讀,蔡思瑾因此得了聖心,自然也得了周當雄這個學生的心,周平這個人妥妥的“蔡黨”無疑了。
刑部尚書許子塵,雖然之前與蔡思瑾沒有什麼關聯,捋一捋他的履曆也和蔡思瑾沒有什麼幹係,但是這個人善於鑽營,還生了個好女兒啊。這不,人家靠著女兒俘獲了蔡思瑾最有前途的二兒子的心,成功和蔡思瑾成了兒女親家,也跟著步步高升成了刑部尚書。哎,馬屁精!“蔡黨”!
最後一個工部尚書趙明德,他為人好似古板正直,某些時候也會在朝廷上和蔡思瑾嗆聲,但那都是表麵現象,都是騙人的!他兒子趙念忠也是蔡思瑾的學生,他家與蔡思瑾早幾年就建立了聯係,經常能看到兩家人在一起出遊什麼的,都是“蔡黨”!
這個蔡思瑾簡直是個小人!玩弄權術!把持朝政!任用私人!蒙蔽聖上!
於是有人將蔡思瑾的數條罪狀寫出來呈到禦前,狠狠將蔡思瑾告了一狀,還聯合很多未進入官場的愣頭青學生,跳起來寫什麼多人簽名的奏折上達天聽,一時間聲勢浩大,幾乎把蔡思瑾弄成人人喊打之勢。
蔡思瑾:“......”
他不住地疑惑,這些人是在幹什麼?他們說的是我嗎?莫不是說的沈相吧?
那張思晨和我分明是上輩子的仇人好不好?我這輩子大度地不與他計較,但是心中對他一直是不喜的,推舉他做禮部尚書完全是因為他有才華,要不然幹嘛讓他一直在我眼前礙眼呢?
要說周平和趙明德兩個人明明都是皇上的人好不好?當時皇太後給他精挑細選了這麼兩家人好好培養,深得皇上信任,他們兩家自然是忠於皇上的,雖然與我關係還可以,但是若是我的觀點和皇上有一絲絲的不一樣,他們兩個一定是挺皇帝不挺我的,就這也能被劃成“蔡黨”?他們莫不都是瞎子?
還有周天逸,雖然我和他確實是在禦史台認識的,但是當時我與他結交也是因著我前世裏就知道了他會大有前途,坐到了禮部尚書的位置,這才有些巴結他。哪不知他人好,竟然就和我成了真朋友,這輩子他還是靠實力成的禮部尚書,與我一點兒關係都沒有啊!
要說李永富和許子塵這兩個小子,前世裏他們確實聲名不顯,我這輩子也確實提拔他們了,可是他們二人有真才實學啊。這不,將戶部和刑部管理得井井有條,一點兒都不讓我操心,難道不是能吏麼?不是說內舉不避親麼?怎麼還說得那麼難聽?
李永富也就罷了,竟然還將許子塵說成一個阿諛奉承靠著裙帶關係起來的小人,簡直可笑!我與他乃是多年的故交好友好不好?那些人隻知道捋一捋他的任職履曆,發現我們兩個沒有同一時期在一處的,就不知道當時我在禦史台會審司,而他在刑部的會審司,我們兩個很年輕的時候就很熟悉了好不好?
蔡思瑾本以為這些都是無稽之談,根本不是事實,自己不用在意的時候,沒有想到皇上竟然因此召見了。蔡思瑾心中感歎,看來人言可畏啊,要不然怎麼會有“三人成虎”這樣的成語故事流傳下來呢?
當皇上將蔡思瑾叫過去給他看幾乎是如出一轍的幾份奏折的時候,蔡思瑾雖然還是奇怪人家的腦回路,但是已經有了應對的措施。他趕緊真誠地跪地向皇上表明自己的忠心,說道:“皇上,微臣提名任用這些人確實是因為對這些人比較了解,然而,不了解的人微臣也不敢用啊,要是我說什麼人家就是一個不聽,新政改革還怎麼推行?
微臣本著良心,真正做到了‘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完全是為皇上好,為大晏朝好。若是皇上不信任微臣,可以這就將微臣的首輔之職罷免,或者是提早我們的計劃,將首輔和內閣廢除。至於六部尚書皇上您也可以更換。”
蔡思瑾心中明白,設計這些事情的幕後黑手唯一沒有料到的就是他多年前就已經和皇上提出過廢除內閣、廢除首輔的計劃了,他本質上是一個不貪戀權位的人。若是沒有這一出,今日他和皇上之間恐怕也會生出些間隙來的。
說到此處蔡思瑾有些無辜地保持著跪地的姿勢,僅僅是抬起頭來看著皇上,說到:“這些都是微臣報給皇上定奪的,最終也是皇上定奪的啊,怎麼現在朝中人人都開始說什麼‘蔡黨’了?哪兒有什麼‘蔡黨’啊?”
許是提起了廢除首輔和內閣這個計劃,達到了“釜底抽薪”的效果,皇上的臉色果然好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