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蘇浮生番外(1 / 3)

蘇浮生天生聰慧, 過目不忘, 七歲能作詩, 十二應童子試, 得了第一做了秀才, 可蘇浮生不愛讀聖賢書, 獨愛那些尋仙問道的雜書。

蘇母隻盼家中出一個文曲星, 拉住蘇浮生的手開始掉眼淚,哭哭啼啼求她這個不爭氣的兒子去考科舉。

那些哭聲哀哀地鑽進他的耳朵裏, 婦人臉上的淚水宛如針刺在他的心頭, 他身體弱,打娘胎裏出來就帶了病根,也隻有蘇家財大氣粗, 用金子來精心養著他的病軀, 他從小喝藥就和喝水一樣, 然而不管有多少珍稀藥材進了他的腹中, 都不能根治他的病。

這位俊美出了名的蘇公子靜靜站著, 像是一副山水畫, 他性子溫和, 就算想要拒絕人, 也不會直接開口,好似怕傷了旁人的心, 於是隻能自己蹙眉, 一言不發地看向窗外。

窗外有一株海棠, 枝頭的花開得燦爛。

蘇浮生身子差, 一陣風好像就能把他吹倒,五大三粗的蘇父在他麵前連大聲說話都不敢,這個時候也隻能喃喃地站著,頭痛得看著這個不聽話的兒子。祖父也幹巴巴地在一旁勸說,讓蘇浮生體驗了一把什麼叫魔音貫耳。

他聽到這些聒噪的聲音就覺得心口痛,想吐血,蘇浮生西子捧心般捂住胸口,咳嗽了一聲,麵若白紙道:“別哭了,我去便是了。”

一家人好像聽到什麼喜事一樣,歡喜地圍上來,蘇母更是喜極而泣,差點要暈了過去。

蘇浮生站在人群的中央,被形形色色的人包圍住,那些他熟悉的麵容上掛著笑,大大小小的眼睛閃爍著晦暗不明的光。蘇浮生覺得自己也要暈了過去,這些人呼出的濁氣攪混了空氣,讓他喘不過氣來。

雖然答應了蘇母要去參加科舉,可是蘇浮生並沒有捧著厚厚的書開始複習,反而是拿起那本幾乎要翻爛的仙書,看著上麵的仙法,想要感悟天地靈氣。

他閉上眼,俊美的麵容好看得緊,似仙人酣睡於凡間,隻盼有一縷靈氣飄來,將這位仙人喚醒,乘風飛向仙界。

“公子,該吃藥了。”小童端起藥碗輕聲喚道。

睫羽微動,露出霧蒙蒙的黑眸,蘇浮生接過瓷碗,那雙眼睛在藥湯氤氳出的水汽下,顯得更好看了,像被水洗過的夜空。

又要喝藥了。

成仙了就不用喝藥了吧。

蘇家人可能萬萬沒想到,是一日三次的藥湯,堅定了蘇浮生想要求仙問道的心。

蘇浮生這個人,天生好像就不屬於這俗世,他看上去就像喝仙露長大的病西施,莫說是姑娘了,就連男人見了他也忍不住心動。

誰叫這位公子有著一雙深情的眼睛,看誰都是一眼萬年的情深意切。

蘇浮生帶上他的仙書去科舉了,考試時本來不想看試題,百無聊賴時隨意提筆瞎寫一通,把什麼浮誇的狗屁不通亂七八糟的胡言亂語都寫了下去,寫完後昏昏欲睡地出了考場,捧著他的仙書看得如癡如醉。

沒成想最後考出了一個舉人。

舉家歡慶,恨不得敲鑼打鼓送蘇浮生再去考個進士甚至狀元回來。

於是再次進考場時,蘇浮生學乖了,他不動考卷,連筆都未曾提起。

漆黑的鳳眸靜靜地看著周圍那些抓耳撓腮苦思冥想,亦或是絞盡腦汁滿頭大汗的人,那些人好像某種披著人皮的怪物,怪物們在這裏吞雲吐霧,口鼻裏呼出的濁氣彙聚成一團,讓蘇浮生有些喘不過氣來。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其實他和它們沒有什麼不同,這些怪物為了功名利祿,他為了求仙問道。

也許仙人見到了他,也是這樣掩著口鼻,墨眉微蹙的模樣。

蘇浮生這樣一想,覺得十分有意思,他笑著交了白卷,在外等候的小童以為他家公子考得極好,要一路高歌猛進拿到狀元,於是也跟著喜不自禁回了蘇家。

結果最後蘇浮生名落孫山。蘇母心裏難受得緊,也不舍得說蘇浮生,怕勾起蘇浮生的傷心回憶,隻能勸蘇浮生好好看書,下次定能考個進士回來。

蘇浮生依著蘇母的話,“好好看書”,他不知從哪裏又尋來一本仙書,是練丹藥的仙書,成天捧著那本書看得入了迷。那本書裏的丹方實踐起來需要藥材,那些藥材都是藥堂裏沒有的,蘇浮生大張旗鼓去藥堂買,結果敗興而歸。

這下動靜這麼大,蘇母那能不知道自己的兒子在做什麼好事,可是打又打不得,罵又罵不得,蘇浮生一言不發地站著原地,憂鬱的模樣能讓人的心都化了,他細聲細語道:“娘,這書裏有一個丹方,叫‘駐顏丹’,能讓人青春永駐。兒子看了這個方子,就想把仙丹做出來給您吃。”

哎呦,我的傻兒子喲。

蘇母原本想要用眼淚讓蘇浮生屈服,結果蘇浮生這一番話,反倒是把她給降伏了。她一句話也說不出口,隻能歎了一口氣,“什麼青春永駐,你要是不要讓我這麼費心,我一下子就能年輕十歲了。”

蘇浮生自小就喜歡這些神神叨叨奇奇怪怪的東西,其實小時候蘇浮生不叫蘇浮生,叫蘇高升,希望這個孩子日後當大官,步步高升,一路青雲直上,官運亨通。

沒想到他一出生就發高燒,好不容易治好了,又大毛病小毛病不斷,他三歲那年幾乎要被燒糊塗了,神誌不清,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

蘇母去廟裏求菩薩保佑,她當時就想,如果老天爺一定要從蘇家拿走一條命,那就把她的命拿去吧,她的孩子還這麼小,還沒好好看過這個世界。

廟裏出來後,蘇母在路上恍恍惚惚走路,撞到了一位老道士,那位雲遊四方的老道士來到蘇家,看著床上粉雕玉琢的小團子,說他能治好蘇浮生,還說這個孩子有仙緣,要把蘇浮生帶走。

蘇母怎麼也不肯,這是她十月懷胎生下的孩子,這是她在鬼門關走了一趟才有的孩子,把蘇浮生帶走,可不是要了她的命嗎。

老道士無法,隻能道:“如果你非要把這個孩子留在身邊,就給他改名,不能叫高升,原來的名字太濁了,而這個孩子又太幹淨。”

“就叫蘇浮生吧。浮生若夢,也許今後的人生對他來說,都是一場又一場的夢。”

改了名字後,那場大病莫名其妙就好了,雖然日後蘇浮生的身體依舊比尋常人要差,卻不會危及生命,情緒激動就吐血的毛病改不了,但是吐血這種東西吐著吐著就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