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墓裏取出的玉簫(1 / 2)

李嫻的父親,想要當麵謝謝我?

如果是一個普通的父親,想要當麵謝謝救了他女兒的醫生,我肯定是欣然前去的。

可從之前的對話中,很明顯可以聽出,李嫻的父親在空空門中,很有地位。

我不願意和這樣的組織有任何關係,便告訴李嫻,救死扶傷本就是醫生的職責,若是有其他醫生經過,也會這麼做的,沒必要這麼客氣。

說完,我還給一旁的莉莉打了個臉色,意思是準備走人。

莉莉和我認識這麼久了,早就有了默契,她抱起芳芳:芳芳,讓小強叔叔帶你去看趵突泉好不好?

一聽去玩,芳芳可高興了,她拍著小手:好啊好啊,我們去看泉水咯!

見我準備走,李嫻趕緊跟我說:哥哥,你就去吧,父親他讓我一定要邀請您去,說是有東西要讓您捎給劉爺。

劉爺?我愣了一下,隨後反應了過來,李嫻說的是劉三魁。

看來我還是得去一趟,我說行,不過我答應帶孩子去玩了,晚點再過去。

並非是我敷衍李嫻,而是我這人有個原則,對孩子一定要信守承諾。

小孩子不像大人,智商和情商已經發育完全,能夠分辨什麼是客套話,什麼是虛情假意。

很多家長,在孩子不愛學習的時候,總會對孩子說,你老實學習,等你做完作業,我就讓你看電視,或者是這學期你考多少分,我給你買玩具。

這些話,很多家長隻是隨口一說,目的達到後轉眼就忘了,可孩子都記得,他會認為你在騙他。

我曾經在知乎上看過一個網友這麼說——以前我媽答應我寫完作業就可以出去玩,可等我寫完了,她又不讓我出去了,我生了半天悶氣,她都懶得哄我,她以為我是小孩子過兩天就忘記了,現在我三十六歲了,仍舊沒忘。

小孩子都是記仇的,家長每一次不守承諾,都會在孩子的心裏留下一道裂痕,我明白這個道理,所以答應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

李嫻很痛快的說行,她要了我的電話號碼,說晚上請我吃飯。

一下午,我帶著莉莉和芳芳逛了趵突泉、黑虎泉、五龍潭三處景點,讓母女兩個把大大小小的泉水看了個爽。

五點多的時候,李嫻打來了電話,問我們在哪,她這就過來接我們。

我報了地址,沒多一會兒,一輛出租車停在我們麵前,李嫻搖下副駕駛的車窗,有些不好意思的說:我不能開車,隻能打車來接你們了。

我理解,哪怕藥物控製的再好,癲癇這病也有發作的幾率,所以癲癇病人嚴禁開車。

上車後,李嫻給司機師傅報了個地名,司機師傅用正宗的濟南話說了句:小妮兒,你這地兒可是杠難找了。

在濟南話裏,“杠”是“很”的意思。司機師傅沒騙人,出租車駛出市區後,一直在走小路,七拐八扭的到了一個老胡同裏。

要不是李嫻一個人來接我們,我都懷疑自己是不是被人給綁架了。

司機師傅把車挺穩當後,李嫻下車跑到莉莉那側給她開車門,真是有禮貌的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