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給鸚鵡大爺跪了(1 / 2)

我真的是服了鸚鵡大爺,我嚐試了用小米喂它,還讓莉莉出門買來了穀子、葵花籽,可鸚鵡大爺壓根就不感興趣。

我現在相信老爺子說的那句話了,這鸚鵡除了他喂,根本就不吃食。

臨別時老奶奶說了,隻有喂了鸚鵡,它才會幫忙做事,不讓這鸚鵡吃點東西,我是別想破解玉簫的夢境。

我喊來了李嫻,加上莉莉總共三人,想辦法對付這鸚鵡。

莉莉記得老奶奶說這隻鸚鵡話多,我和她進屋時,它還喊了一句你好。莉莉想和它先交流一下,誰知不管莉莉怎麼和它講話,鸚鵡都是一副愛答不理的模樣。

到最後莉莉甚至給鸚鵡唱起了童謠,弄得我一肚子火,他娘的,老子都沒有過這樣的待遇。

李嫻跟我說:小強哥,你聽沒聽說過“熬鷹”的典故?

我當然聽說過,這個故事可是我上中學時出了名的閱讀理解題。

在古代的時候,獵人沒有槍械等現代工具,一般要借助一些凶猛的動物,輔助自己追捕獵物。

在平原和山林地區,獵人們最常用的,就是獵狗,可在藏區,狗卻是不行。

藏區海拔高,人在上麵跑兩步還得氣喘籲籲,一些常見的獵狗,在藏區就沒那麼好用了,而我們熟知的藏獒,守家護院不錯,追捕獵物動作還是慢了些。

不過藏民是很有智慧的,他們相中了另一種凶猛的動物,準確來說,是一種猛禽——鷹!

不過和馴化數千年的狗不同,人類曆史上對鷹的馴化,少之又少。況且鷹是一種高傲的猛禽,天生的空中霸者,讓它屈服於人類,簡直難上加難。

用中學時的那篇記載“熬鷹”的閱讀理解來說:熬鷹,是一次從肉體到心靈對鷹的徹底戕害,一個高傲、自由的靈魂,經一番自徒勞的掙紮後,最終會因悲憤、饑渴、疲勞、恐懼而無奈屈服,成為獵人逐兔叨雀的馴服工具。

獵人逮住鷹後,會在鷹的爪子上,拴上一根鐵鏈,不讓它飛走。然後獵人會在鷹的旁邊,放上水和羊肉,當然,高傲的鷹,對此不屑一顧,隻是無論它怎麼掙紮,都無法擺脫爪子上的鐵鏈。

從這時起,熬鷹就開始了,獵人和鷹相互對峙,不讓鷹睡覺,獵人和鷹都怒視對方,誰先放棄,誰就輸掉了。

一天、兩天、三天,當鷹無法忍受饑餓和疲憊時,隻能放棄高傲的靈魂,低下高貴的頭顱。當鷹低頭吃肉時,便是熬成了,這時的獵人也雙眼通紅,瀕臨崩潰,這是一場意誌力的比拚,堅持到最後的,贏了。

我明白李嫻為什麼給我提這個典故,她是讓我學習藏族獵人,和鸚鵡好好的熬一熬。

人渴了要喝水,餓了要吃飯,困了要睡覺,鸚鵡也是一樣的。俗話說得好,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餓上這鸚鵡一陣,看它吃不吃!

這真是個好主意,我打開鳥籠,準備把籠子裏的食盤和水碗都拿出來。

誰知我的手剛伸進去,這鸚鵡忽然一個低頭,在我手背狠狠的啄了一下,我嗷的一聲慘叫,閃電般的把手縮了回來,仔細一看,都給我啄破一層皮。

這隻該死的鳥,下手可真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