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自願,韓立本身並不排斥馬老師,一般的鬼上身,是油融入了水,油比水輕,漂在水麵上,能輕易的撈出來。
可韓立這情況,是墨融入了水中,二者混為一體,想把水和墨分開,難度實在是太高了。就算是陰行裏底蘊渾厚的宗門和家族,恐怕也難有辦法。
幸好,韓立遇到了我,遇到了少郎中。
根據《少郎中問診百帖》中的記載,清朝時有一位少郎中,曾經遇到過和我一樣的病患。
清朝剛剛建立的時候,為了穩定新政朝的統治,清朝政府延續了明朝的科舉製度,大力籠絡人才。
在今山西的一個小鄉裏,有一男子,名為柳秀才,他的祖上三輩都是農民,家人給他起這個名字,也是希望柳秀才能夠更進一步。
柳秀才自幼就愛讀書,雖然不是驚才豔豔之輩,但憑借對書的喜愛,順利通過了童試,有了秀才的身份。
可不知是不是與他的名字有關,有了秀才身份後,柳秀才一連參加四次鄉試,都沒能考過,成為舉人。
轉眼間,柳秀才已經三十歲了,在第四次鄉試落榜後,剛好趕上漂泊大雨,他被淋成了落湯雞,情緒更低落,幹脆找了家酒館,一醉方休。
柳秀才喝的酩酊大醉,酒家小二叫了好幾次都沒叫醒,隻能讓他睡在店裏。
半夜,柳秀才被凍醒了,他起身一看,店裏一個人都沒有,店家怕他賒賬,幹脆把門也鎖死了。
柳秀才聽著門外大雨,想到四次鄉試無果,白白浪費了十二年生命,悲從心生。大哭一場後,他覺得沒臉回去麵對家堂,想一死了之。
他把長袍脫了,穿過房梁,係上扣子,準備自縊,可就在他準備蹬開腳下凳子的時候,一個老人家喊住了他。
酒館裏就柳秀才自己,哪裏來的老人家?
柳秀才仔細一看,差點被嚇死,老人家身體半透明,沒有雙腳,分明是一隻鬼啊!
老人家調侃柳秀才,你自己差點就成了鬼,怕我作甚?
柳秀才一聽覺得有理,自殺也是死,被鬼殺死也是死,既然沒有區別,也就沒啥好怕的了。
老人家問柳秀才,可認得他,柳秀才湊進一看,還真是有點麵熟,這不是附近的王舉人嗎?
王舉人的遭遇和柳秀才差不多,他二十六歲通過鄉試,成為舉人後,一直到死都沒能通過會試,步入仕途。
王舉人告訴柳秀才,他和柳秀才一樣,對不能通過科舉考試,步入仕途,深感遺憾,以至於成了執念,留在了陽間。王舉人提議,不如讓他附在柳秀才身上,這樣柳秀才再參加考試時,他就能幫助柳秀才答題了,如果柳秀才能完成科舉,也算圓了他的心願。
柳秀才心動了,答應了下來,就這樣,王舉人附身在了他的身上。
再一次鄉試時,王舉人偷偷幫忙做題,讓柳秀才拔得頭籌,有了舉人身份。再往後,就是去參加會試了。
可柳秀才發現,從鄉試結束後,他的身體越來越虛弱,隔三差五生場大病,照這樣下去,恐怕不等會試開始,就要一命嗚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