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幸的是,一直走到甬道的盡頭,都沒發生什麼意外。
甬道的盡頭,是一個筆甬道稍大的空間,我們三個拿熒光棒仔仔細細的排查了一遍,並沒有發現新的火螢蟲,這讓我著實鬆了口氣。
不過一想到,回去時還要走一遍這個甬道,心裏又是哇涼哇涼的。
我們三個的麵前,是一個石門,石門上刻有和甬道外一樣的壁畫,一個騎馬的人,身後是千軍萬馬。
毫無疑問,我們找到了將軍安眠的墓穴。
門是兩扇,很明顯要往後推才能打開,但這麼大的石門,少說也有幾噸重吧,用人力怎麼推的開?
喬峰上手試了試,一番用力後,搖了搖頭。連喬峰都推不動絲毫,就算我們三個一起推,恐怕也不會有更好的結果。
我記得以前看過一個科普片,說是許多皇族貴戚的陵墓,都是在主人入葬後,留一個忠心耿耿的仆人在裏麵陪葬,在墓門合上後,將裏麵的擋門石推倒,如此一來,就算盜墓賊摸到了墓門,也進不去。
我說劉哥,這門後麵,該不會有擋門石吧?我聽說有些擋門石能承受好幾十噸的力量。
劉三魁搖搖頭:不會,五代十國時期,擋門石還沒出現呢,既然推不動,估計是有機關。
劉三魁不愧是老手,立馬開始查探起來,不一會兒,他在石門的側麵,找到了一個洞。我們湊過去一看,洞裏有一個青銅拉環。
這就是開門的機關?就在這麼明顯的地方?
“劉哥,會不會有詐?”
“試一試不就知道了?”
劉三魁從背包裏拿出一個棍子狀的東西,棍子一頭,是個大號的鉗子,棍子後麵有個把手,往後一拉就能讓鉗子合攏。
這樣新奇的東西,我還是第一次見,忙問這是什麼。
劉三魁跟我解釋:這叫‘鉗手’,原本是用在墓裏撿東西用的,不過用在這裏剛好試一試有沒有暗藏機關。
劉三魁把鉗手伸進去,夾住了拉環,他用力往外一拉,忽然間,隻聽“哐”的一聲,洞裏忽然落下一個斧頭,將鉗手給斬斷了!
“劉哥,小心!”
劉三魁沒想到會這樣,一下被晃倒了,我趕忙把他從地上拉起來。
劉三魁揉著腰,呲牙咧嘴:還好我多了個心眼,要是用手去拉,不得把手腕給斬下來。
斧頭重新縮了回去,仿佛沒有出現過。鉗手的頭還在拉環上卡著,這下好了,鉗手斷了,怎麼把門打開?
“劉哥,還有備用的鉗手嗎?”
“沒了,這玩意兒挺沉的,就備了一個。”
喬峰把降妖棍拿了起來:我用降妖棍卡住斧頭,你們把環兒拉開。
這倒是個好主意,喬峰把降妖棍往洞裏一塞,再次觸發了機關,又是“哐”的一聲,斧頭落下,隻是這次沒能把降妖棍斬斷。
我趕緊伸進手去,抓住拉環,使勁往後一拉。
拉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