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錦悵然若失地坐在電影院中,久久沒有回過神來。
身在局中,和身在局外是什麼感覺,此刻她體會了個真真切切。
作為觀眾,縱觀小菊的一生,她竟然有為之落淚的衝動!而那可是她親自演繹的人物,心境轉變她再清楚不過的!
——這一切隻能用導演的精湛手法來解釋了。
《小菊》的故事簡單來講,就是一個少女悲慘的一生,遇上良人卻不是時候,最後落得個悲慘下場。
可好的導演,就是能把最簡單的故事,講出經典的味道。
在薑錦閱過無數經典的目光看來,這部《小菊》無疑是精品中的精品。
她很滿意。
周遭也傳來遲遲不肯離去的觀眾們的聲音:
“為什麼她要自殺?為了那個一個渣男值得嗎?”
“徐平生也是無奈啊。”
“小菊太可憐了……”這人說著說著,竟然嗚嗚哭了起來。
其實除了她,還有很多人都在小聲啜泣,不然就是眼睛紅紅地坐在椅子上,惆悵地坐在椅子上,心裏總是不甘故事在這裏戛然而止。
突然。
啪,啪,啪。
身旁傳來鼓掌的聲音。
是顧寒傾。
雖然他肅然依舊,抿著的嘴角分外凜冽,可他的鼓掌卻是真心實意,為了這部精彩的電影。
國外電影文化深厚,素來有為經典電影起立鼓掌的習慣。國內本沒有這個習慣,但是今天,在顧寒傾的帶頭下,這個影廳的觀眾們都自發的起身,獻上了自己的熱烈掌聲,為了這部電影。
沒有首映禮,沒有明星,沒有媒體,隻是這個國家萬千電影院中普通的一個,今天卻因為眾人的掌聲而熱烈起來。
所有人都在沉默鼓掌,心裏激動又興奮。
最後,整個影廳的人齊齊鼓掌三分鍾,才逐漸停下來。
影廳門口還有路過的人,好奇地站在門口往裏張望。
“是薑錦的《小菊》呢。”
“好像是電影太精彩了,觀眾們都自發地為它鼓掌三分鍾。”
“真有這麼好看?那我待會兒也要去買張票!”
“早賣完了,明天的說不定都售罄了。”
這樣的事情,並不僅僅是發生在京城這一家電影院裏。
《<小菊>落幕,觀眾自發鼓掌三分鍾》的新聞標題,火熱一時,恰好在場的記者,拍下了這樣一幕,並且附上了明顯主觀偏頗的文字,大聲述說了這部電影的精彩之處,就像是一個拍手叫好的觀眾,並且為薑錦的表演獻上了花團錦簇的文字。
這樣的報道居然登上了國內最大的門戶網站,高高掛在最顯眼的位置,在當天的紙媒也是位居頭版。
事實證明,這家媒體的主編沒有腦子發熱,這個新聞獲得了大多數人的認可。
百分之九十九去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都在下麵留言:
‘名副其實‘。
‘我覺得我也應該鼓掌’。
‘經典的電影值得最好的尊重’。
一夜過去,華國最權威的電影評價——豆瓣評分,也刷新了《小菊》的頁麵,上麵高高掛著9。5的評分!
下麵更是清一色的好評。
‘近十年來最精彩的愛情電影!’
‘因為悲傷,所以永恒。’
‘電影裏每個人的演技,包括拉黃包車的師傅,都足以吊打現在的鮮肉小花們一百遍啊一百遍!’
更是有數十篇影評新鮮出爐,其中不乏著名影評人的影評。
其中還出現了國內最有名的影評人之一的長篇大論,這篇文章還登上了電影網站跟報紙媒體,被很多人點讚轉發。
這篇評論是這麼寫的——
“自從《禍國》之後,近十年來混亂無序的華國電影,也終於有了脫胎換骨,向上發展的跡象。華國從來不缺有才華的導演,比如楊某某,尤其擅長運用長鏡頭來烘托電影的氣氛。
但是這些導演似乎都忘了一點,電影講的是故事,而不是鏡頭。他們習慣玩弄技法,運用蒙太奇,把電影拍得雲裏霧裏,每個人都以為自己是羅蘭,結果卻把自己套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