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炒菜(1 / 2)

蒖蒖將鍋中的食材攪和翻覆,令油脂和醬料均勻覆蓋到食材表麵,隔離了火焰,食材被鍋和油脂傳遞的熱度完全灼熟,沒有燒烤導致的焦糊感,且有汁水溢出,與油脂混合,保持了濕度,味道又比清蒸白灼香濃。這種香味層次豐富,除去食材本身的香,還有脂香,以及與其混合的其餘蔬菜的香味。

這種將食材置於鍋中不加水地攪和加熱的方式被稱之為“炒”,蒖蒖也知道,但無論是家鄉所在的兩浙路還是武夷山所在的福建路,她之前看見的炒都是烹飪中單一食材某一環節的加工方法,例如幹炒豆子,或幹炒香料然後研磨以做佐料。鍋中加油一般用於煎炸,用油量頗大,而將蔬菜與肉混合,以少許油脂炒熟,這樣的製法無論母親師姐抑或林泓,蒖蒖都沒見其做過,最常見的烹飪法還是燉、煮、蒸、炸。

蒖蒖悄悄將辛三娘喚來,請她品嚐這些炒熟的食品,辛三娘搛少許嚐了,細嚼之下眼中瞬間閃出的光令蒖蒖意識到自己之前的感覺是對的,這樣炒熟的菜很香,有別於其餘烹飪法的動人的香。

次日蒖蒖與林泓都心照不宣地未提夜間之事。早晨林泓在書房中焚香,去年冬天以來,他最愛用的是以黑角沉、丁香、鬱金、麝香及臘茶合成的“返魂梅”,此刻他在一個高約三寸的龍泉窯青釉弦紋三足爐中埋好點燃首尾的香炭餅,用香鏟將香灰攏成山丘狀,在山丘頂端以香箸點出透氣孔,覆手於上方試了試火溫,才將一片承托了返魂香丸的銀葉置於頂端。

香丸受熱,散發出的香氣開始縈繞浮升,然而隔火空薰,並不見煙。那氣息嫋嫋拂麵,甘甜清幽,其中帶有臘茶賦予的草木香,使人有若處梅林之感。

蒖蒖一直安靜旁觀,待林泓將香爐安置於案幾上,方對他道:“這返魂梅老師焚了許多次,以致就算不焚,老師書房也自帶一縷香,不過細細辨來,書房留下的香與爐中焚的香不盡相同,爐中香有草木清新的氣息,但書房所留的香以黑角沉的沉香味為主,臘茶氣息幾乎聞不到了。”

“那是自然,絕大多數合香都會以沉、檀為君,焚到最後,所有香草之味都會散去,剩下的還是沉檀香味。這一味返魂梅之魂,便是黑角沉。”林泓取出一段黑角沉香材遞給蒖蒖觀看。

那黑角沉色如烏文木,木質紋理中布滿黑色的油脂,光澤溫潤,蒖蒖著力試之,但覺十分堅硬。輕輕摩挲,香氣繞指不去。

林泓另取一個薰衣所用,名曰“出香”的銅質熏爐給蒖蒖看。那熏爐爐蓋為覆缽式,頂部狀若蓮花,花瓣之間有鏤空的出煙口。林泓揭開爐蓋,隻見爐蓋中附著一層長期累積而成的黑褐色的油脂,蒖蒖接過,略一聞,立即感覺到了海南沉香馥鬱的花果之香。

“沉香,尤其是黑角沉這樣的香材留香持久,皆因富含香脂。油脂可融香,可定香,用於合香,能融合眾香氣息,焚之,香脂隨熱氣蒸騰,附著之處,香味持久不散。香草缺少油脂,留香便不如沉香。”林泓解說道。

“油脂可融香、定香……”蒖蒖細細思量,似有所悟,麵露喜色。

再過兩日,阿澈下山為林泓購所需文房用具,回來之時,竟帶了一隻處理幹淨的肥碩的雞給蒖蒖。

“你想食葷就直說,不必掩飾。公子雖然偏愛素食,但並不反對別人食葷。”阿澈告訴蒖蒖,“公子說,他尊重每一根舌頭。”

蒖蒖迅速忙碌起來。這日晚膳時,蒖蒖將烹製好的雞肉奉至林泓麵前,誠懇請他品嚐。

盤中的雞是按林泓喜歡的方式做的,與麻油、鹽、水同煮,稍後加入蔥、椒,沒有過多佐料,待雞煮熟了再切塊裝盤,原汁盛出,與雞同時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