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汴京的聞喜宴通常在瓊林苑舉行,瓊林苑與金明池相對,聞喜宴舉行之日,花滿金明池上路,紅裙爭看綠衣郎,是為京中一大盛事。如今臨安聞喜宴的地點改為觀橋西,新莊橋東的禮部貢院,沿小河支流而建,規模無法與瓊林苑相提並論,但院中除了殿閣廊廡,亦有名卉嘉木。春草池塘,擷芳庭院,頗含幾分南方園林的風致。
聞喜宴皇帝多不預宴,往往任命本屆主考官或其他重要臣僚為押宴官,與進士同飲。但今年有所不同,皇帝竟破天荒地讓太子出任押宴官,去麵見新科進士。尚食內人們私下傳遞著這個消息,並推測說:“因為一甲中有宗室子弟,官家很高興,還說那位進士是‘吾家千裏駒’,所以才讓太子出席聞喜宴,以示特別的恩典。”
據說那位宗室子弟是太宗皇帝長子漢恭憲王的七世孫,此番原本高中了狀元,但官家為避嫌,示天下以公,遵循“科舉先寒畯”的原則,將第二人蕭鋌擢升為狀元,原來的狀元便成了榜眼。
蒖蒖和鳳仙想起趙懷玉亦是宗室,不由更好奇,鳳仙遂向經常跟隨裴尚食出入皇帝寢殿的李典膳打聽榜眼的名字,得到的答案果然是“趙懷玉”。
蒖蒖聞訊笑道:“我見那趙公子視貽貝樓財物如糞土,便知他胸懷大誌,絕非池中物,如今他果然高中了。”
鳳仙雙手合什,也目露喜色。
賜宴這日,儀鸞司及尚食局相關人等待宮門開啟即往禮部貢院準備。時辰既至,皇太子、權知貢舉率官屬及進士入內,列於庭中,麵朝宮闕設香案,前後十拜。然後太子與眾押宴官及第一甲進士進入院中精義閣,其餘進士分為正奏名與特奏名兩類,分別就座於東廊和西廊。通過正常考試,禮部貢院合格奏名的舉人,稱“正奏名”。而考進士多次不中者,禮部另行列出名冊上奏,經皇帝許可於殿試時附試之,特賜本科出身,則稱“特奏名”。此兩類進士各以年齡為序,坐於廊下。
待太子及狀元以下入門,教坊即奏雅樂《正安》:“多士濟濟,於彼西雍。欽肅威儀,亦有斯容。烝然來思,自西向東。天畀爾祿,惟王其崇。”
太子容色皎然,形貌昳昳,麵對滿座衣冠,正襟雅坐於主席中,聽著悠揚的雅樂,溫柔的薄唇微微含笑,目光投向分列於他左右的臣僚及進士,意態清朗蕭肅,姿儀又有人主的端凝莊重,雖未發一言,但隻靜靜端坐著便有若日月入懷,璨然生輝。
進士席地而坐,分案而食,每人麵前均有一小黑桌,坐具用青墊。桌上各設四碟時令鮮果,另有一盤觀賞用的雕花果子,名為“望果”,以及一朵插在瓶中作裝飾的鮮花,名為“望花”。酰醢醬汁等調味品也先隨之分列於案桌上。
聞喜宴共行酒九盞,每一盞酌酒之時均有不同曲詞響起,以佐酒興。太子含笑初舉酒,樂工曲風一轉,開始奏《賓興賢能》:“明明天子,率由舊章。思樂泮水,光於四方。薄其采芹,用賓於王。我有好爵,寘彼周行。”
前兩盞賓主舉杯祝酒,間或敘談,除了桌上果子,尚食內人們暫不上菜,行至第三盞酒,才上新鮮醃製的肉食“旋鮓”一碟,隨後六盞酒皆有食配酒。第五盞酒行畢,宴會暫歇,宮人會奉上皇帝賜給臣僚進士的羅帛宮花四朵,讓他們簪於襆頭上,同時賜降暑宮冰一匣。眾人分列庭中,再拜謝恩,然後重新落座,繼續行後四盞酒。
第六盞酒之前每人桌上的杯盞及望果、望花要全部更換。臣僚進士之前用銀台盞酌,第六盞開始換銀巵。太子有別於眾人,之前用金台盞,第六盞換他慣用的蓮花玉巵。望果是用時令鮮果雕刻而成,每枚均有精細吉祥紋樣,擺在盤中又須有整體造型,難度甚大,每一盤都是由數名內人提前完成。
此番押宴官的杯盞與望果由馮婧負責,這原是兩月前便定好的,近日才知道押宴官竟是太子,她十分尷尬,但任務不便推卻,也隻能悉心準備,奉上酒盞望果的事則另遣別的內人來做。
行每一盞酒時,尚食女官們都會提前數步檢視此後會上的酒水膳食。第三盞旋鮓甫下,馮婧開始檢查賜花之後第六盞酒太子要換的酒盞與望果。揭開盛蓮花玉盞的錦盒,馮婧霎時大驚:盒中空空如也,沒有任何杯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