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真話
分派到各殿閣的尚食局女官內人們每五日會聚在一起,聆聽裴尚食教誨,交流近期經驗心得,討論完職事,往往便進入了閑聊宮中新鮮趣聞軼事的時段。這日也不例外,待裴尚食講課結束,身影消失在門外,莊綾子便眉飛色舞地與眾女說:“你們聽說了麼?翰林醫官院最近考試甄選提拔年輕醫官,本來韓素問考了第一,但幾位考官一合計,竟改了規則,硬加入一項‘醫官評價’,讓老太醫們給考生們寫評語,結果這一項韓素問成績沒第二名好,升從七品翰林醫官的機會就這樣沒了。”
韓素問落選的事蒖蒖之前也聽說過,隻是不知是何原因。他目前的頭銜是“翰林醫學”,從九品,雖然平時也被人尊稱為醫官,但實際屬於醫工。這次考試要從醫工中提拔一位升為從七品的“翰林醫官”,那就是不折不扣的禦醫了,所以韓素問為此認真準備了很久,白天頻頻出診,夜晚秉燭苦讀,對這職位誌在必得,萬萬沒料到,他會輸在醫官評價這一項。
眾內人紛紛歎惋,都說平時看韓素問待人挺好的,朋友又多,沒想到這麼不討上司喜歡。
不討上司喜歡。
蒖蒖迅速抓住了重點。她近來一直在思索如何才能不討喜,令自己在下次官家放內人出宮時被列入名單,始終沒個覺得可行的方案,忽然聽到韓素問之事,頓時豁然開朗:原來韓素問就是不犯罪地不討上司喜歡的人才呀!必須盡快去找他,請他介紹一下可以借鑒的經驗。
蒖蒖很快找了個請醫官檢驗食材的由頭,趕往翰林醫官院。到達時韓素問不在,其他醫工說他跟隨鄧太醫出診去了,不過應該快回來了,請蒖蒖稍候片刻。
蒖蒖等了許久,仍不見他回來,便出了醫官院大門,準備離開,不想正好看見韓素問與鄧太醫各提著一個木製醫藥箱,自外歸來。
蒖蒖忙疾步迎上。韓素問看見她很高興,剛要打招呼,忽聞“哢”地一聲響,側首一看,見鄧太醫的醫藥箱提梁一端榫卯脫離,醫藥箱搖搖欲墜。
韓素問立即伸手托住,鄧太醫迅速接過,也不顧提梁了,將整個箱子抱在懷中。
鄧太醫年逾五旬,身材瘦小,抱著醫藥箱看上去相當吃力。韓素問便建議:“鄧太醫,我的箱子是上月發的,很新,不如換給你用吧,我用你的。”
鄧太醫頭搖得像撥浪鼓:“不妥不妥,我這箱子用了多年,腐朽不堪,怎能與你新的交換。”
“沒事,”韓素問笑道,“老箱子材質都是很好的,我帶回去修一修,漆一漆,就跟新的一樣。”
言罷就熱情地伸手去接鄧太醫的箱子:“你老人家一會兒又得去北大內出診,這箱子一定得及時換了……”
鄧太醫嗖地抱著箱子轉向他夠不著的方向,堅決推辭:“我箱子裏東西太多了,你箱子裝不下。”
“不會。”韓素問提起自己箱子給他看,“我箱子長寬跟你的一樣,還要比你的高一點呢,東西再多都能裝下。”
說著手又伸向鄧太醫的箱子,鄧太醫一壁連聲稱“不用”,一壁緊緊護住自己箱子不讓韓素問碰。韓素問隻當他是客氣,下定決心要做這好事,便不由分說地要去奪那老箱子。兩人你來我往拉扯幾個回合,鄧太醫手一滑,那箱子突然墜下,箱蓋分離,裏麵的藥物、器材、筆硯、處方箋散落一地。
而兩枚圓溜溜的銀錠從中閃亮地躍出,在陽光下閃爍著雪白的光芒,一路歡快地滾著,直滾到蒖蒖足下才停下。
韓素問瞬間安靜了,盯著那兩枚銀錠看了許久,漸漸明白了鄧太醫不讓自己碰他醫藥箱的原因。
這十有八九是適才出診的人家額外給他的謝禮,金額甚大,按理說翰林醫官不應該收的。
反應過來後,他立即奔至蒖蒖麵前,從剛剛拾起銀錠的蒖蒖手中接過銀子,又跑回鄧太醫身邊,雙手奉還給他。
而鄧太醫“哼”了一聲,重重地一拂袖,銀錠和醫藥箱都不要了,憤然離去。
韓素問目送他遠去,再看看跟過來的蒖蒖,露出了尷尬的笑。
人才呀人才,這就是值得我上下求索,苦苦求教的人才!
蒖蒖再次肯定了這個結論。
“這種事,你沒少幹吧?”蒖蒖問韓素問。
“唉……”韓素問惘然歎息,“也不知怎的,隔三岔五就出一樁,我明明都是想做好事的呀……”
蒖蒖又問起醫官考試之事:“你到底做了什麼,竟然能讓考官臨時為你修改規則,聯合老太醫們一起把你刷下?”
韓素問道:“我也思考過這個問題,經同僚提示,我覺得跟我上次謝絕三大王賞賜有關……上次三大王偶感風寒,王太醫帶我去給他診治。王太醫診斷後讓我給三大王刮痧,我刮完了三大王很滿意,分別賞了王太醫和我很多錢。我就推辭不收,說我們在翰林醫官院做事,月俸已經遠比民間醫者診金豐厚,每年衣裳用具又都不用自己花錢購買,再收貴人如此多賞錢怎能心安。三大王還是要賞,我一急,就說:‘我是來行醫的,不是來討賞的。’三大王隻得作罷,連聲誇我品性高潔……然後王太醫也表示不能收賞錢,流著淚把手中的銀子還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