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夢魘(1 / 2)

8.夢魘

林泓近來異常疲憊。聚景園寢殿竣工在望,細節卻還有頗多需要推敲處,林泓每夜均挑燈看圖紙,冥思苦想。而冊禮宴會的看盤也是一大不易完成的任務,除了每日教授翰林司內侍,那株需要他憑空創造的蒼鬆古樹更是令他耗盡心力與體力。先描繪出心中理想的樹形,再在禦苑園丁提供的樹枝樹樁中精挑細選,用木工工具處理粗枝,較細的枝條曼妙的線條卻通常是他一枝枝徒手彎折而成。縱有學徒幫手,但一看他們處理得不合心意,少不得又自己重做一遍。他做事一向力求完美,設計好的枝條就算別人讚不絕口,他也會默默反複端詳,看到自覺有缺憾處,又一遍遍修改,一日麵對蒼鬆往往會站著勞作六七個時辰,其間甚至不願停下來飲水進食,而夜晚改完聚景園圖紙後,可供睡眠的時間便不足兩個時辰了。

如此多日,人頗憔悴。這天如常在大慶殿東廡拚接樹枝,忽感一陣眩暈,身子晃了晃。在旁觀看他創作的入內都知張知北忙出手相扶,見他麵色蒼白,眼周青黑,當即喚來幾名小黃門,讓他們送宣義郎去翰林醫官院。

見張都知派人送來,翰林醫官院亦不敢怠慢,立即請出郭思齊為林泓診斷。郭太醫望聞問切一番,確定是疲勞所致,囑咐林泓暫且在醫官院內休息,今日勿再勞作,又讓韓素問為林泓按摩頭部及肩頸。片刻後林泓緩過神來,韓素問見他麵色轉好,笑著建議他去堂中聞聞香,品品茶。

那醫官院堂中窗明幾淨,博山爐裏飄逸而出的香氣以龍腦為主,令人耳目清明。林泓緩步入內,在韓素問的介紹下開始仰視堂中所懸的曆代名醫畫像。前麵幾幅繪著世人耳熟能詳的神醫,例如扁鵲、華佗、張仲景、孫思邈,隨後是一些國朝國醫,大多為翰林醫官院的著名醫官。

意識到後麵那些醫官的身份,林泓心跳加速,呼吸又漸趨急促,前行的步伐愈顯沉重。將走至最後一幅畫像前時,他有些踟躕,但在韓素問熱情引導下終於還是繼續啟步,徐徐朝那最後一名國醫走去。

果然是他。那清瘦的麵龐,冷峻的神情都與記憶中一樣。林泓頓感氣血上湧,不自覺地捂住胸口,開始喘不過氣來。

而韓素問渾然未覺,兩眼熱烈地盯著那幅他心目中神祗的畫像還在滔滔不絕地介紹:“這是張雲嶠張國醫,官家最信任的大國醫,治好過很多人……非但醫術好,估計還成了仙,有事對著畫像祈求於他會特別靈驗。我每逢考試都要拜他的,可惜上回考試時這廳堂修葺,把名醫畫像撤下收在庫房中,使我不得向他禱告許願,所以就沒考上……”

他的講述被“咚”的一聲響打斷,那是暈厥的林泓頭撞在一旁的柱子上發出的聲音。韓素問詫異地側首,見林泓與木柱交錯而過,斜斜地倒了下去。

林泓陷入一陣黑暗混沌中,須臾似乎又有了意識,發現自己化作了五歲的孩童,眼前間或有零碎畫麵閃過:

雙目紅腫的母親打開他臥室的門,牽起他,說:“泓寧,走,我們去見你爹爹。”

母親牽著他,走進一處晦暗隧道般的所在,那裏有一道道帶鎖的門,每道門邊都站著幾名卒吏,他們看看母親手裏的憑據,冷漠地開了鎖。母親就這樣帶領著他,走向那陰冷潮濕,兩壁都是囚牢的隧道最深處。

一名男子從最裏麵的囚牢中走出,手裏提著一個醫藥箱,發現母子二人,他駐足而立,冷冷地注視他們。

母親渾身顫抖,怒不可遏地衝過去,大聲斥問那人:“你為什麼在這裏?你又對我夫君做了什麼?”

那人並不回答。母親素日是那麼溫柔的淑女,此刻竟難抑滿腔憤懣,伸手劈頭劈腦朝那人打去。那人也不躲閃,任她打了很多下才一把握住她手腕,將她甩開,然後大步流星地出去,消失在入口光亮中。

他跟在失魂落魄的母親身後走進囚室,見父親躺在地上稻草堆中,囚衣上滿是傷痕染成的血汙,大多已經幹成褐色了,雙目緊閉,眉頭深鎖,一點血色也無,整個人看上去如同石雕。

母親試了試父親鼻息,眼神和動作都瞬間凝滯了,良久後才抱住父親放聲痛哭。

而他隻是站立在一旁呆呆地看,尚未意識到這就是死亡,而父親的死亡意味著什麼。

母親強抑悲聲,振作精神為父親換上自己帶來的衣裳,並為他梳頭。當她手托起父親後腦處時,似乎感覺到什麼,迅速推父親側身,撥開他腦後的頭發,凝眸尋找。

她從那裏緩緩拈出了一枚銀色毫針,末梢處的紫紅色血跡襯得針尖的光芒格外雪亮。

凝視著那點冰冷的光,他止不住地戰栗起來,首次感覺到了對生命喪失的深深恐懼。

囚室景象逐漸淡去,取而代之的是母親臨終時的房間。

她顫巍巍的手抓起枕邊一個木匣子,遞給他。

他愣怔著打開,毫無準備地,任那一點毫針的冰冷光芒再一次刺痛了他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