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誓不為妾
似乎被包子的熱氣蒸熏,鳳仙的雙目有些潮濕。她仰首看馬上的趙皓,問:“大王怎麼在這裏?這麼晚了竟沒回宮?”
趙皓頓顯局促,不自然地側首看看遠處,方才答道:“哦,我在一位宗室宅中品評書畫,一時忘了留意時辰,沒在宮門關閉前趕回去,就想著趁機在城中四處逛逛,也是湊巧,遇見了你……”
大概自己也覺得這理由不能令人信服,他說著說著,臉已紅到脖子根。
鳳仙猜到幾分他的心思,便也不再追問他怎麼想起買食物給她,默默凝視手中包子片刻,她將之擱在自己帶來的箱子上,再舉手加額,向趙懷玉行大禮。
趙懷玉一驚,忙雙手相扶,問:“姑娘何故如此?”
鳳仙堅持跪著,對趙懷玉道:“鳳仙有一事相求,萬望公子成全。”
趙懷玉問她所求何事,鳳仙道:“公子這般青年才俊,理應娶一位名門閨秀為妻。家父出身草莽,鳳仙自幼又為父所棄,長於鄉間,無甚才華學識,不配為公子妻室。若為妾,公子尚未成婚,異日與豪門望族議婚,恐怕對方會介意奴的存在。所以,公子可否許奴回宮,公子再另擇良配?”
趙懷玉無語,在夜風中蕭索地站立許久,才問:“你是不想嫁給我吧?是否已心有所屬?”
鳳仙不答,但眼角餘光有意無意地掠向了趙皓。
趙懷玉見狀惻然一笑,道:“好,你跟三大王回宮吧。”
趙皓聞言立即下馬,將鳳仙扶起,對她說:“我帶你回去。”
鳳仙卻又向趙懷玉斂衽道:“多謝公子……日後官家問起,公子可否說是令堂早已有喜歡的媳婦人選,不願接納鳳仙,所以公子才讓奴回宮?”
趙懷玉沉默一下,但還是說了個“好”。
鳳仙大喜,再三道謝。趙皓催促她上馬,然後自己牽著馬要帶她離開。鳳仙回首猶豫著看了看行李,趙皓掉頭回去卻隻取了箱子上的包子,過來遞給鳳仙,道:“那些什物不重要,稍後我再讓人來取。”
鳳仙坐於馬上,咬了一口溫暖的包子,再看看為她牽馬的趙皓,露出了入宮以來難得的、發自內心的喜悅笑容。那包子隻是坊間食肆蒸的尋常鮮肉包,然而此時在鳳仙品來,卻無異於人間至味。
鳳仙一路與趙皓閑聊,通過他遮遮掩掩的敘述加以猜測推斷,漸漸把他此行經過打探了個八九不離十:自聚景園那次相遇後,趙皓便很留意鳳仙動向,得知她被退回尚食局後即開始琢磨怎麼去將她索要到自己閣中,不料半道殺出個趙懷玉,竟讓官家把鳳仙賜給他。趙皓聞訊後又氣又急,策馬出宮一路尋來。此前隱於暗處觀察趙懷玉情形,發現他竟讓鳳仙挨餓受凍,自己便轉身往夜市,買了包子給鳳仙送去。
鳳仙想到他隻買了兩個給自己,由始至終都沒有分一個給趙懷玉的意思,不免覺得好笑,又有兩分感動,便道:“以後大王想吃什麼就與奴說,奴做了送到大王閣中。”
趙皓默然牽馬繼續前行,半晌才應道:“不必了。你來我閣中吧,我讓人做給你吃。”
鳳仙自然明白這“來我閣中”是何意思,心中暖流一漾,忽然想起柳婕妤之前與她說的“子不我思,豈無他人”……但她迅速收攝心神,正色道:“大王,我不做妾的。”
趙皓抬首,有些訝異地看她。
“鳳仙此生,隻會堂堂正正地嫁人做正室,誓不為妾。”鳳仙坦然與他對視,冷靜地重申。
鳳仙回到宮中,立即引起六尚熱議,眾人都在猜測她被趙懷玉退回的原因。有人說趙懷玉母親厭惡她,有人說趙懷玉與她有一夕之歡後不滿意,有人沒忽略她是被趙皓接回來這一點,繪聲繪聲地編造了一個她素日與三大王暗通款曲的謠言,說趙懷玉發現了她與三大王的私情,不願娶一個失貞女子,所以才不讓她進門。
而鳳仙次日一大早便求見魏宮正,在宮正門前公開揚聲道:“請宮正派女官為鳳仙驗身,若鳳仙已非處子,願受任何處罰,即便官家賜死,亦無怨言。”
宮正果然讓人查驗,結果是鳳仙仍保持著完璧之身。鳳仙把寫著這結論的文書拍到編造謠言的內人腦門上,冷道:“這上麵白紙黑字,你可看好了。三大王那日是從宗室宅中歸來,與我偶遇於禦街上,三大王宅心仁厚,所以送我回來,此前我們毫無瓜葛。以後我若再聽到什麼謠言,必會請宮正嚴懲造謠者。若發現謠還是你造的,不待宮正發話,我就先過來撕爛你的嘴!”
於是造謠者偃旗息鼓,流言很快平息。皇帝雖覺奇怪與不快,但既然趙懷玉說是聽母親意見不納鳳仙,也就淡淡地說了聲“卿孝心可嘉”,不去管此事了。
蒖蒖後來私下問鳳仙,趙懷玉人善心好,前途無量,她為何不抓住這個機會出宮做趙懷玉夫人,鳳仙將那日在趙家門前枯等大半夜的情形簡單說了說,道:“他好是好,但與我不是一路人。他孝敬母親,自然是好的,但顯而易見,他將母親置於一切之上,他可以為母親失去自我,我與她母親相比,更是微不足道,以後若我與他母親有何爭執,他必然想也不想就會維護母親。這不是我想要的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