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生死之交
蒖蒖回到東宮,立即請秦司膳、鳳仙與雲鶯歌來自己房中閉門議事。東宮也如禦廚一樣備有大量膳工,但太子飲膳精細,平日所進以秦司膳率眾尚食局內人做的為主,生病以後秦司膳更規定飲膳、湯藥必須出自自己或蒖蒖、鳳仙、鶯歌之手方可奉與太子,以確保安全。蒖蒖及時將山泉水可能被人投毒之事告訴三人,秦司膳立即決定從此棄用山泉水,飲膳全用井水,蒖蒖道:“自然應當如此,但敢謀害儲君者必非尋常人,恐怕東宮內亦有他的眼線。所以我們不能公開宣布棄用山泉水,反而要像平時那樣每日按時取水入廚房,以免打草驚蛇,讓對方察覺到我們已經發現水有問題。這樣便有時間追查投毒一事。”
秦司膳深以為然,吩咐鳳仙、鶯歌按蒖蒖所說的如常取山泉水,進廚房後倒掉,隻用井水。
蒖蒖再請楊子誠檢查自水源至出水口的管道,看哪裏有曾被挖開的痕跡,並建議:“此事須暗中進行,宮內部分讓負責灑掃的內侍或園丁來做,不要引人注目。宮外的部分須請皇城司接手,讓便裝的邏卒檢查管道。”
檢查很快有了結果,確實在鳳凰山上有管道被挖開的跡象。蒖蒖又對楊子誠道:“繼續請皇城司邏卒扮成樵夫、農夫散布在鳳凰山的管道附近,日夜巡視。如今看來,投毒者是多次、少量地投,因此我們之前嚐不出毒素,而太子殿下脾胃弱,積少成多便病倒了。投毒者不會善罷甘休,一定還會來挖管道拔竹針,所以皇城司務必嚴控每一段,喬裝潛伏好,一旦有人動手投毒就及時抓捕。”
皇城司如蒖蒖建議那般巡視,兩日後便傳來消息,夜間發現有兩個黑衣人上鳳凰山挖管道,邏卒追捕,一人逃逸,另一人墜入河中失蹤,搜尋一天後在下遊找到其屍首,麵部被泡得腫脹,且被沿途岩石所傷,看不出原來麵目,但從身體看,是一名內侍。邏卒還找到他們丟失的一支竹筒和一罐湯水,那竹筒和滅火用的唧筒類似,而出水處安裝有較細的中空竹枝,正好可以插進檢修水管所用的小孔內,想必他們就是拔開竹針後用這唧筒將有毒的湯水灌進管道。
那湯水近乎無色,聞起來有菌蕈之味,以銀簪試,簪不變色,而加薑、蒜煮,薑蒜很快變色。蒖蒖以湯匙取少許入口,確定是熬得很濃的菌湯,雖然立即吐了出來,但還是感到一陣暈眩惡心,不久後開始劇烈嘔吐。好在郭思齊最近常駐東宮,帶著韓素問很快趕來,及時救治,為她解了毒。幾位禦醫檢查那湯水,也認為是劇毒菌蕈熬成。將這菌湯注入山泉水管道中,流至出水口會被衝淡許多,所以不易被人察覺,但每日這樣投,脾胃弱的太子便中了招。
蒖蒖感覺稍好點便立即入福寧殿將情況告知皇帝,建議官家先排查南北大內所有內侍,看是否有人失蹤,以及檢查宮中尚食局、禦廚及諸閣分所有廚房,再在宮中每個角落搜尋,看有沒有毒菌蕈的痕跡。官家迅速命人排查南大內,結果是內侍齊全,無人失蹤,暫時也沒找到毒菌蕈,而當張知北去北大內向太後轉達皇帝的意思時,太後竟勃然大怒,拒絕排查,斥道:“官家這是懷疑老身要謀害太子麼?老身這就把話擱在這裏:慈福宮沒有謀逆者!若官家不信,盡可置詔獄,把老身的內侍一個個抓去嚴刑拷問,找出所謂的凶手!”
如此皇帝也不好強行搜查慈福宮,便命皇城司暗中入北大內繼續調查。
這幾日蒖蒖心力交瘁,疲憊不堪,秦司膳見狀讓她回去好好睡一晚,自己來為太子值宿。蒖蒖見投毒主謀雖未查到,但太子漸漸好轉,也略放心了一點,回到房中昏昏沉沉地睡去,次日直到天色大亮才醒來,剛睜眼便看見太子坐在她床邊,嚇了一跳,立即坐起,問:“殿下怎麼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