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記者,隻有兩個人,還是省裏下來的,報社有專車,就自己開車跟在後麵了。

到了顧家村,接送顧家人的兩位司機就要走了。

“別啊,小夥子,今天就在家裏吃飯,吃了再回去啊,你看這都多晚了啊。”顧奶奶挽留著。

今天來回這兩趟都是這兩個司機接送的,顧奶奶想著得好好招待招待呢。

“不了,大娘,我們還得抓緊時間回去呢,領導都等著呢。”

“喲,那這樣,我還真不好留你們呢。”

“奶奶,之前家裏不是還烙了幾個肉餅嗎,給兩位大叔拿上吧,路上墊墊肚子。”

“那我們就不和小狀元客氣了,也沾沾喜氣嘛。”

司機接過陳鳳送來的肉餅,這會兒回去,的確會錯過飯點了,這餅子正好路上吃了。

這小狀元還真是有心了,顧家人也都挺熱情的,兩位司機大叔對顧家的印象很好。

采訪的地方就在顧曼蔓家,應兩位記者的要求,就在院子裏進行的。

除了顧曼蔓,大家對於上報紙這事兒,態度挺熱情的,記者問什麼,基本就回答什麼了。

當然重點除了顧曼蔓本人,就是關於重男輕女的問題了。

顧家人是怎麼做到真正的一視同仁的,這口號大家都會喊,但是能做到顧爺爺這份兒上的,還是很少見的。

關於這一點,顧爺爺有很多想法。

“大家都還說男女平等,但是其實女性在這個社會一直處於弱勢,就連很多女性自己都瞧不起女性。”

“如果抱著這樣的心態,又怎麼能做到男女平等呢,畢竟千年來的傳統思想太過禁錮了。”

“就拿我老伴兒來舉例吧。”顧爺爺看了眼顧奶奶:“其實我老伴兒是童養媳,其實在那個年代童養媳是很常見的。”

“我老板兒的幾個姐妹,都被送出去了,就是為了換點兒糧食,我家就出了幾袋苞米麵子而已。”

“這麼做,不光是為了那點兒糧,更是因為家裏窮,養不起,所以要把孩子送出去。”

“但是怎麼就沒見有誰家把兒子送走呢,難道把女兒都送人了,家裏就不餓肚子了嗎?”

“不是的,照樣得勒緊褲腰帶,照樣過不好,但就是不要女兒,以前女孩子總有賠錢貨的說法。”

“但是我不這麼認為,不管兒女,那都是自己的孩子,我不想我得孩子也是這種想法,所以不論兒女,我都送去讀書。”

“接受了教育的人,能懂得更多的道理,我不希望我得女兒,孫女、外孫女,腦子裏還是那種老思想。”

“我希望她們可以做新時代的女性,明白自己也是很珍貴的,我希望她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

兩位記者聽了,不置可否,轉而問起之前在禮堂聽到的小道消息來。

“我聽說您之前也有工作名額,但是給了你兩個女兒,你家中的兒子又是怎麼想的呢?”

“您是否又存在重女輕男呢?”

顧曼蔓聽了這話,眉頭一皺,還真是什麼時候,都有噴子。

“我隻是覺得,女性會更艱難一點,所以就先把機會給了兩個女兒,想著有機會再給兒子,他們晚點去單位也沒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