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兩姐妹家裏都比較輕鬆了,每個月三十塊是要彙的,逢年過節的時候,那都是五十、一百塊,還都是個小山村。
這羅大爺兒媳婦的娘家大嫂就打上主意了,這羅大爺為啥要給個小山村裏彙錢啊,然後就查到羅大爺還給這個地址寄信。
然後就知道顧家姐妹了啊,她也聽自己小姑子說起過,羅大爺對這個農村來的女人特別好,比對自己兒女還要好。
要不是羅大爺年紀在那兒擺著,顧麗君夫妻倆又卻是感情和睦,二姑夫也經常找羅大爺嘮嗑,那真要想歪了。
雖然知道沒什麼,但是羅大爺的兒子兒媳始終心裏不舒服。
當初讓老爺子給家裏孩子安排工作,羅大爺沒有答應,但他們可是知道顧麗君的會計,就是羅大爺開口推薦的。
自己的親孫子不管,反而照顧一個外人,這讓兩口子意見很大,和羅大爺也幾乎沒了來往。
這兩口子也不想想,自己的兒子是個什麼德行,要真是個努力上進的,不用他們來那個說,羅大爺也會幫著安排的。
沒有哪個當長輩的,會不盼著自家的孩子好的,羅大爺這孫子聰明是聰明,可就壞在太聰明。
就喜歡幹點偷奸耍滑的事,人又懶,羅大爺當然不會答應了。
但是羅大爺的兒子兒媳可不管那麼多,就覺得自己的兒子是最好的,羅大爺不肯辦這事,兩口子自然很氣。
羅大爺兒媳婦的大嫂知道這事兒之後,就拉著自己小姑子嘀咕起來了,說這錢肯定是羅大爺的,是顧家姐妹哄的羅大爺給她們家都寄錢了。
連顧家姐妹的家裏都給錢了,那老頭子給顧家姐妹說不得就拿得更多了,讓她小姑子可不能不管啊。
這事兒要說去找羅大爺鬧,肯定是不可能的,因為羅大爺還幫著廠裏其他人寄信呢,這錢到底是不是羅大爺出的,還不一定呢。
而她們自己恐怕也明白,恐怕羅大爺隻是幫忙而已,但是每年這麼多錢啊,彙去一個小山村了。
隻要她們謹慎點兒,完全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把這筆錢攔下來嘛。
雖然每個月三十塊錢,分到每個人手裏的就幾塊錢了,但是就這幾塊錢,讓她們每家人頓頓吃肉,那是夠了的。
說幹就幹,兩人去郵局拉著那位弟妹一起了,這事兒必須她來做的,這位弟妹一想,反正是羅大爺的兒媳婦找過來的,出了事有她頂著。
而羅大爺兒媳婦的大嫂,找上羅大爺的兒媳婦也是這麼個意思,就是防著萬一事發了,有個出來頂著的人。
得知兩邊都有信件往來,怕兩邊一通信,說漏了嘴,幹脆把信件也攔了下來,還有電報什麼的,買通了郵局同事,全部攔下來了。
就這樣,五年的時間,愣是沒出事,這五年,顧家姐妹往家裏寄的錢,加一起差不多都三千塊了。
實際上顧爺爺怕兩個女兒在這邊過的不好,前前後後也彙了幾百塊錢過來,也被他們攔了下來。
要不是顧曼蔓到了這裏,按原主一家的情況來說,搞不好就此斷了聯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