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那孩子比小順就大幾歲,當時是推薦上的工農大學。”顧奶奶說到。
“真沒看出來啊,勇堂叔還有這個魄力啊。”顧曼蔓印象裏,勇堂叔是個很老實的人。
可就是這老實人,平時悶聲不響的,突然就要幹大事啊。
“確實啊,放著好好的鐵飯碗不要,要出來闖,一般人可做不到啊。”趙教授說道。
“老趙,我聽你這話,還挺支持的啊。”顧爺爺問。
“什麼支持不支持的,我就是覺得這孩子挺有勇氣的值得表揚,至於其他的,還是要這孩子自己做決定。我最多就是把情況給分析分析。”
趙教授可以給顧家兩兄弟,提出明確的建議,甚至是直接糾正兩人的錯誤,那是關係在這兒擺著的。
他是要受這兩兄弟的孝順的,和自己的後輩一樣的,嫡親的侄子。
但是三奶奶的孩子又不一樣了,趙教授肯幫著分析分析,那都是看顧奶奶和顧爺爺的麵子了。
但是隻會幫著分析,不會給建議的,人這一輩子,有太多的變數了,萬一有什麼事該怪上他了。
顧家兄弟倆這邊,本來他就住在這邊的,有事兒立刻就能幫著想辦法了。
有什麼做的不對的,趙教授也可以立馬指正,這兩兄弟也是能聽人勸的。
“他趙叔你說吧,這麼大的事兒,咱們是不好幫著做什麼決定,還是讓他們父子去自己決定去。”
“那我就把兩種情況都簡單說一下吧,這第一嘛,就是繼續在單位裏幹著。”趙教授喝了口茶。
“待遇現在應該還挺不錯的,要是沒有什麼意外的話,幹到退休,雖說不能大富大貴,但是養老是沒什麼問題的。”
“他單位可是鐵飯碗,一般不會出什麼意外吧。”顧奶奶問。
“這個,我也不知道你們那個侄子是個什麼單位,所以就判斷不了了,這半年燕京的下崗潮,老顧應該知道吧。”
顧爺爺點點頭:“這個我知道,我在廣播裏是聽說過,好像不止是燕京,還有幾個城市也都搞的挺厲害的。”
“這個嘛,主要還是看單位的效益,一般來講,虧損肯定是會下崗的,但是有些單位性質特殊,就是虧了,上麵也不會允許往外兌的。”
趙教授點到即止,顧奶奶不懂,但是顧爺爺是懂的,勇娃子的單位,剛好就不是性質特殊的那種,要是效益不好,下崗是必然的了。
想到這兒,顧爺爺陷入了沉思,以他來說還是覺得國家單位靠譜,但是現在鐵飯碗好像也不鐵了啊。
“要是下崗了,那可能反而沒有這個顧慮了,他讀過大學,應該不會甘心回去種地吧。”
趙教授不是瞧不起種地,但是年輕人本來就心氣高,讀過大學的,現在端著鐵飯碗就想出去闖。
這樣的性子,是絕對不願意回家,過著麵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的。
相反,這個人應該野心還不小,想要做的事情也不是一般人敢想的。
“那這麼說,勇娃子最後還是隻有做生意了。”顧奶奶說。
“嫂子,我可沒這麼說啊,這孩子的單位性質和效益,我也不知道啊,他自己心裏清楚啊,也不是一定會下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