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這麼認為,這些現在要十二萬,我估計是先試探,估計就是借此想多要點兒錢走。”三伯說道。
“曼蔓你說現在怎麼辦啊,我們家現在幾萬塊砸進去,還找青丫頭和爸媽借了一萬多呢,他們現在坐地起價,要是繼續這麼僵持著,那咱們的錢不是也跟著打了水漂了。”
三伯母急的不得了,自家攢的那點兒錢,沒了就沒了,她可以和老三出去打工曼蔓賺。
但是青丫頭的錢,是要買房子的,要早點還啊,還有爸媽那裏也得經快還了啊。
“我看這些人,估計就是吃定了三伯有能力接下養殖場,又不甘心三伯一個人賺錢,所以想趁機撈這一筆。”
不管修路與否,養殖場有多賺錢,大家都是知道的,能不眼紅嗎?
“如果他們是這個意思,那就一起耗著吧,我不吃這一套。”顧三伯扔下煙頭,用腳狠狠的碾了上去。
“我也覺得,三伯不能受他們的威脅,不然他們還以為三伯被他們拿捏住了,搞不好還得叫漲價。”顧曼蔓讚同道。
“那接下來怎麼辦啊,養殖場那邊就完全不管了。”三伯母迷茫到。
“再想想別的辦法吧,總之養殖場現在誰想去接手都燙的慌,可惜我沒那個人脈,不然重新找塊地建個養殖場,成本都低的多。”
“喲,三伯,你想過要自己從新建一個養殖場呢。”顧曼蔓驚奇到。
“我一開始就知道,這養殖場合夥做不久,我當時想的是,能幹多久幹多久吧,攢點兒錢再找個路子,自己單幹,可惜啊。”
可惜養殖場散的太快,還是以這種虧損的結果,連老本兒都搭進去了。
“三伯沒路子,我有啊,倒是可以給三伯牽個線。”顧曼蔓笑盈盈道。
“曼蔓,你有什麼路子,你以前就不怎麼出門,後來你考上大學就去了燕京了。”總不能是讓他去燕京吧。
“馬書記啊,三伯你忘了,馬書記當初可是來過家裏的,而且咱們這次去省城,多虧了馬書記幫忙,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拿到報告的。”
“這麼大的事,馬書記能幫這個忙嗎?”顧三伯遲疑道。
“這可不是幫忙不幫忙的事,這是兩全其美的好事啊,馬書記那邊肯定沒問題。”
顧曼蔓的話,算是給顧三伯吃了顆定心丸:“那我們什麼時候出發。”
“馬書記現在應該不在省城,等他給我打了電話,我們一起出發吧。”
“早知道不回來了。”顧三伯道,這一來一回的又得浪費車費了。
“那以後,咱們就是省城人了,曼蔓,老三,是這個意思吧。”三伯母激動的問。
“要是三伯母想,戶口也是可以遷過去的。”顧曼蔓回答。
“這事兒以後再說,八字還沒一撇呢。”顧三伯暫時沒想這麼多。
“可惜了那幾萬塊錢了,都打了水漂。”三伯母哀歎道。
“你別再念那幾萬塊錢了,要是真的能在省城或者其他地方批一塊地下來,你知道咱們能少花多少錢嗎?”
三伯母算了個賬:“修個養殖場,應該花不了二十萬吧,就是承包土也不算貴,就是一次要交七十年的,這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