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沒想到三哥平時沉默寡言的不愛說話,也是個外冷內熱的。”

三伯母聽的想笑,這下老三的形象樹立起來了吧。

“誰讓我家老三爛好心呢,可惜好心沒好報啊,這些人竟然一點損失都不想承擔,說是當初投了多少錢,老三就的還他們多少錢,才同意老三一個人接手。”

“什麼?哪有這樣的事啊,合夥做生意的,虧了錢讓一個人去承擔,那要是賺了錢,你們肯讓三哥一個人賺嗎?”

“這也就算了,老三是個厚道人,到處想辦法,二哥和老四家我們也問了,可是這麼大一筆錢,呐有那麼容易湊夠了啊。”

“這倒是,雖然顧二哥和顧四哥去了燕京這麼多年了,可是這錢就是再好賺,一年整個一萬塊也頂了天了吧。”

現在萬元戶都相當了不得了,不怪當初這群人看見江旭一年掙那麼多錢,就毫不猶豫的接手了。

“就在我家老三還在到處想辦法的借錢的時候,這些人居然還坐地漲價起來了。”三伯母擦擦眼角不存在的眼淚說到。

“什麼?還有這事兒?”村裏人不敢相信。

“他們隨便編了個不靠譜的理由,說是咱們省裏馬上要修路了,以後家家通馬路,養殖場就更賺錢了,所以他們不願意退出養殖場了。”

“修路這事兒,是哪來的消息啊,靠譜嗎?”

“我之前去鎮上,好像是聽人說起過,要修路了。”

“真的,聽誰說的,有文件嗎?”

“沒有,說是從省城那邊來的消息。”說著說著,大家又跑偏了。

不怪大家這麼關心是不是真的要修路的事,這事兒實在算得上一件大事了。

顧家村到鎮上的路很窄,一輛小轎車都開不進的那種,一下雨就全是泥濘,整個S省的村鎮小路都是這樣。

下雨天村民們去鎮上也好,孩子們去鎮上上學也好,走一趟就是滿褲腳的泥。

一不小心還會滑一跤,摔的一身髒兮兮的,要是真的修路了,這些問題就統統沒有了。

看大家的關注點又被帶偏了,三伯母立馬又開口把大家拉回來了。

“我們家前些天,還去省城住了小半個月呢,也沒聽說要修路的事啊。”三伯母理直氣壯道。

曼蔓走之前就和她說過了,現在修路的事暫時還沒定下來,就是去問馬書記,也不敢說省裏要家家戶戶通公路了啊。

就是市裏到縣裏的路,縣裏到鎮上的路,他都不敢開口保證,顧曼蔓這還沒出發去港城呢。

能不能籌到錢,能籌到多少錢,這都還是一個未知數呢。

“別說村村通公路了,就是把省裏的大路都修好,都費勁兒,你們呀,就是年輕,缺乏曆練。”

強娃爺爺開口道,這修路要是有那麼容易,何至於連主幹道都還那麼顛簸啊。

因為強娃這兩年出息了,之前跟著江旭混,養殖場轉讓後也分到一筆錢,加上之前賺的一些,強娃也是有存款的。

多的不敢說,但是幾萬塊錢還是有的,村裏人猜測著,所以強娃爺爺在村裏腰杆直了,說話也有人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