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房裏,那自然也沒辦法在蕎安軒伺候,她屋裏還得再來一個大丫鬟,就從雪竹和晴日之中選一個吧。二等丫鬟再從三等丫鬟中挑一個,至於缺的三等丫鬟,找母親要就是了。
燕明蕎還要給林棗準備嫁妝,送些首飾、銀子、布料,其餘的事就得他們兩個人自己操心了。婚事肯定不會太繁瑣,陳越州家中還有長輩,等兩人成親那日,燕明蕎也會去。
燕明蕎已經送過幾個丫鬟出嫁了,對這事還算熟悉。
林棗和陳越州給叩了頭,燕明蕎道:“林棗,你去送送陳越州。”
林棗眼圈還有些紅,這會兒臉也紅了,整個人都紅紅的,“多謝姑娘。”
燕明蕎也是有樣學樣,那天她從太傅府出來的時候,陳伯母也是這麼說的,讓顧言送送她。
丫鬟成婚要簡單一些,男方過來提個親,她點頭了,合個八字定下婚期就能嫁過去。林棗成婚是喜事兒,林棗自己已經給蕎安軒的丫鬟們買;喜糖,好沾沾喜氣,而日後請酒,林棗這邊沒有父母,估計也就這些丫鬟們了。
燕明蕎看著陳越州拿來提親的禮物,笑了笑,她如今是真的覺得自己長大了,不僅自己長大,身邊的人也是,都和從前不一樣了。
也挺好的。
等林棗回來,外麵掃雪的丫鬟一陣笑鬧,燕明蕎還嚐了嚐喜糖,味道很不錯。
陳越州提親的幾樣禮,燕明蕎讓林棗全拿走了。
“如今你還在蕎安軒,那就還是我的丫鬟,有道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安安分分做好自己分內的事。”
林棗:“奴婢明白。”
燕明蕎揮揮手,讓林棗下去,頂替陳越州的人,從作坊選兩個,日後誰做得好用誰。
她看了眼外麵的雪,和窗台放著的小兔子,心裏安定了些。
林香說她不準備嫁人,一輩子跟著她,其他的丫鬟也不錯,她這小院子可真好。
十一月份下了三場雪,月初祭拜了小娘,但隻是燕明蕎自己記著這事,祭奠祖父,則要母親,二嫂,家中的幾個妹妹都去祠堂。
十三前後幾日,燕明蕎都吃了素。
再過一年,父親就回京了,如今燕明澤已經出府另過,其餘的弟弟和小娘們都還安分,分不分家倒也無所謂。
母親是嫡母,自然要操持庶子們的婚事,如此一來,估計她出嫁前,燕國公府多不會分家了。
燕明蕎覺得,隻要一家人心往一處使,不惹事生非,人多也很熱鬧。
進了臘月,天氣愈加寒冷。
盛京人都在貓冬,燕明蕎就在屋裏煮壺熱茶,擺著點心吃,看看書,繡繡花,比出門挨凍好。
給顧言的襪子她已經做好了,臘八前,燕明蕎收到了蕭陽和兆州的來信。
祖母知道她親事定下來了很是高興,信中打聽打聽了顧家的情況,讓燕明蕎放心,等出嫁那年,她肯定會來盛京的。
寧氏還是想看著孫女出嫁。
燕國公也知道燕明蕎親事定下來的事,雖然不太滿意沈氏什麼都不跟他說,就把女兒婚事定了,但是他對顧家還算滿意,這明玉嫁給的鎮北侯,明蕎又嫁到了太傅府,他這幾個女兒婚事都不錯,也是他教導有方。
如今,燕國公隻盼著趕緊出了孝期,他好回盛京。在蕭陽,冬日太冷,實在受罪。
而許靜姝就更滿意這件親事了,本來她就想和婆婆說說顧家小公子,但婆婆那會兒自有打算,她也就沒開這個口。
如今,她還沒說呢,她母親就為明蕎和顧言做親,還是媒人,這豈不是天賜良緣,命中注定的婚事。
這番她也在婆婆麵前得臉。
雖然燕國公府的長孫並非她所出,但熙宜很得婆婆喜歡,明蕎又是婆婆喜歡的女兒,婚事還與她有關,就算她不在盛京,婆婆也不會忘了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