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去二姐姐莊子,那就不太好了。別的莊子,周邊也沒有姓顧的,為了跟顧言出去再買個莊子,這事燕明蕎可幹不出來。

顧綿插了一嘴道:“而且上個月我和明蕎剛去過,你散心還是一個人散比較好。”

顧言:“……”

明明兩人都長了一歲,明明年紀越來越大,明明也快要定親了,可是還要循規守禮。

親事還沒定下,顧言就盼著成親了。

顧綿嘿嘿一笑,那有什麼辦法,不過不是她說,兄長能經常見到明蕎,就該燒高香吧。

就算不能同遊,但是明蕎還能時常去太傅府,別人就算定親了,也隻是七夕中秋出去轉轉,平常哪裏會一直見麵。

所以說,多虧有她這個好妹妹,兩人不偷著樂才怪。

燕明蕎看向顧言,抿唇笑了笑,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嘛。她也想和顧言待在一塊,可是不行呀。

馬上就五月份了,還得送嬸母和堂兄回去。

從四月底到五月份,天氣越來越熱,下個月要過端午,再等到六月份七月份,真就回不去了,所以於氏打算端午之後就回蕭陽了。

這還是沈氏留了又留,不讓他們在路上過節的緣故。

燕明誠不走,他要留在盛京,等上麵發任職文書,他是三甲的同進士出身,上回保和殿再試,也沒有進翰林院,所以隻能外放到下麵縣城做個縣令,慢慢熬資曆。但對他來說考中進士就很不錯了,慢慢來就是。

於氏還慶幸,這回也不用考慮在盛京城買宅子的事了,這是幾年後要考慮的。在盛京這一個多月,也給沈氏她們添了不少麻煩,雖然五月份天熱,但還是趁早回去得好。

燕明栩年紀不算大,打算回蕭陽再讀兩年書,若是能走動得開也會先為官。

進士難考,若是做官之後把書本放下,想考就更難了。

燕明燁年紀不小了,而且燕國公府的人脈不錯,盡管燕國公不在朝中任職,可有宮中的太妃,他還有兩個妹夫,一個是鎮北侯,一個雖還未成親,但是太傅府的公子。

這些外人都看在眼裏,所以沈氏拿了兩千兩銀子稍微走動了一下,就給燕明燁找了一個好一點的地方,去做縣令了,五月中旬赴任,五年的任期。

燕明誠那邊也搭了銀子,但沈氏肯定以兒子為先。

章辛媛這次就不跟著去了,兒子剛兩歲,算著剛出生才半年,年紀太小,說話走路都不會。而且這天馬上就熱了,坐車又累又熱,還不捂出一身痱子來,她可不想折騰。

再說,大嫂許靜姝現在不在燕國公府,一個兒媳出門也就罷了,她們兩個兒媳婦不能都跟著夫君去赴任,隻留明蕎在家。

所以夫妻倆商量了一番,章辛媛就留在府中管理瑣事,照顧婆婆妹妹。

五月份事情不少,但都是送人出遠門,行李有下人打點,她們看樣子收拾些就好。

初五是端午節,太陽當頭,曬得人發暈。

不過還是得管各院的節禮,以及送給親戚朋友的禮物,今年是章辛媛管這些事,除了從前的幾十家,和去年犯事被貶不必送的,今年多了太傅府。

顧家是正月提的親,去年兩家並不算是親戚,上元節雖然是節日,但越朝人在這日並不走動,畢竟過年剛送了東西,總不好過了半個月又送。所以說,上半年就端午節需要送節禮,下半年有中秋、春節兩個節日。

一年也就這三個節日需要往來走動。

顧家的禮章辛媛不知怎麼送,更不知按照哪家的來,就問了問妹妹。

燕明蕎道:“顧家估計會提前兩日送,看送了什麼,咱們按照那個回禮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