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弟若是懂事就該主動將戰功讓出來,而不是讓他同皇帝提起。
又趙盛霖一直從中作梗,詔書上便隻寫了其他幾人。
今日的慶功宴上,陸景之謀劃著讓皇帝口頭給趙盛山封侯賜府。
而顧瑤這裏,已經同太後提起賜婚一事,夫妻二人都在等著可以將這件事順利提起的機會。
慶功宴已經開始,皇帝同一眾大臣的第一杯酒已經喝完。
太後笑嗬嗬的坐在上首的位置,看著下方的朝臣和家眷,一時間心緒也有些複雜。
宮中已經許久沒有辦過這樣的盛宴,皇帝登基後不論是政令還是戰事,都是抱著少做少錯的態度。
這次主動發兵還是他登基以來第一次變得激進,不過,日後這樣的宴會也許會更多。
“皇帝啊,這趙將軍和陸小將軍這次都立了大功,你打算怎麼封賞他們二人啊?”
這事本就已經商議了多日,現在又被提起,皇帝掃著下方眾人的麵色,笑著回問。
“母後覺得如何封賞才好?”
“這哀家怎麼知道,哀家就是覺得趙將軍和陸小將軍很合哀家的眼緣。”
後宮不得幹政。
這是皇帝對皇後和嶽貴妃提起的最多的一句。
她雖尊為太後,也呆在後宮,哪裏能在這些事上指手畫腳。
皇帝嗬嗬笑著,看向下方又躍躍欲試的趙盛霖,心中越發厭煩。
這個家夥如此功利又不加遮掩的嘴臉,他真的是見一次厭惡一次。
他眸光冷淡的從趙盛霖身上挪開,落向了低垂著眼簾的趙盛山。
有這樣一個兄長也當真是倒黴的緊。
“趙將軍,母後都在關心朕該如何封賞於你,你心中可有什麼想法?”
趙盛山連忙起身站到桌案旁,躬身行禮。
“臣此戰是為了大楚的千秋社稷,以及邊關的黎民百姓,這都是臣應當做的,不敢求封賞。”
一旁的趙盛霖很怕這樣的場合下,你一言我一語就將封賞定下,他想起身,卻是被突然傳來的冷厲目光僵在桌案後。
皇帝不給趙盛霖出聲的機會,大手在膝頭拍了下,隨即哈哈笑道。
“既然趙愛卿不敢討要,那朕就為你做主了。”皇帝捋著胡須,掃了眼依舊有些不甘的趙盛霖不容旁人插言的說道:“ 封征西大將軍趙盛山為安寧侯,賜府邸一座,趙盛山接旨吧。”
“臣謝陛下隆恩。”
趙盛山撩開衣襟,跪地叩謝。
安寧侯。
殿中有著瞬間的安靜,隨即便是不絕於耳的恭賀聲。
趙盛霖坐在桌案後,看著跪地叩謝的胞弟,心中是說不出的憤怒。
年近四十的人怎麼會如此不懂事!
他不知道應該將軍功落到侯府裏,讓侯府變成國公府嗎?!
武英侯府傳到他這裏已經是第三代,再無功績等他過世,他的長子繼任時侯府就要降等,從侯府變成伯府。
想到他那幾個資質平庸的兒子,他心中怒意更甚。
隻想不管不顧的厲聲嗬斥胞弟不懂事。
顧瑤坐在上首,殿中燈火通明,剛好可以將趙盛霖的所有表情看入眼中。
她心中嗤笑,若不是這一戰打得太過順利,讓皇帝極有顏麵,他以為他身上的爵位還能保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