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那啥,貌似長大了(1 / 2)

很快就爬到了另一座山上,這座山蘇青黛卻是認識的。當初她和哥哥連著好幾十天都在這座山上蹦躂,把那山裏的一堆石頭都搬到了自家的地窖裏。

蘇青黛本來還想再到那個搬石頭的地方去瞧瞧,但是想了想還是放棄了。這麼多人跟著,她也不想舉止太過怪異惹來別人的注意。畢竟這裏不隻一群孩子,還有一個老頑童呢。

因為有羅老太太在,蘇青黛一行人走得也慢了幾分。好在老太太雖然已經六七十了,但是腿腳卻是十分利索。爬山也不比這些小孩子們慢,隻是到了山上,老太太還是有些緩不過氣來,慢慢走著才跟上。

蘇青城和二板狗子早不耐煩等了,幾個人左拐右躥就到了山腰,哪一處的鬆樹高就爬哪一顆,三個人靈活得像山間的猴子,蹭蹭蹭幾下就爬到樹頂上去了。

村裏的孩子見慣了的自然是不覺得奇怪,倒是把羅老太太嚇了一跳:“哎呀,你們幾個小子爬那麼高做什麼?快給我下來,別摔壞了胳膊!”

蘇青黛見羅老太太著急,忍不住安撫她道:“羅奶奶您別擔心,他們都在在山裏爬慣了的,不會有什麼事的!”

羅老太太盯著那三個小子看了好半晌,直到看到蘇青城踩了一大把鬆塔又安全地滑溜到地上來,才算是放下心。

“哎喲,爬那麼高,看得我眼還晃得難受。你們幾個注意點安全啊,別逞能,那樹上高著呢!”老太太嘴裏念叨著,卻是接過了蘇青城遞過來的鬆塔,剝開一個,那鬆子就掉到了掌心裏。老太太把那鬆子送到了嘴裏,一嗑,頓時皺緊了眉。

蘇青黛自然知道她那是牙齒酸得緣故,怕是連這鬆子殼都咬不動了。

“奶奶您就別吃了,等晚點再嚐吧,這東西摘下來又不會跑了。”

老太太哪裏肯聽?忍著酸疼又吃了幾顆,臉上強忍著痛楚。蘇青黛啼笑皆非,忍不住搖頭歎氣:這饞嘴的老太太哦,真是可愛得緊!

蘇青黛也不管那幾人摘榛子鬆子,她專心在山裏轉悠,尋找那腐壞了的木頭。那些山裏的木頭在林子裏淋了雨,很快就會長出一串串的木耳蘑菇來。

山裏的野生木耳蘑菇可比超市裏買的要營養豐富,而且也不怕噴了農藥或者生長素之類,幹淨健康。

蘇青黛循著幾處腐木,果然在那木頭根處發現了大朵大朵的黑木耳。她小心地將那長成了的木耳摘下來,那些小朵的再讓它繼續生長繁殖,又在旁邊那顆樹邊上做了記號,等過陣子來了再摘剩下的。

連著尋了幾處長了黑木耳和蘑菇的木頭,蘇青黛挎著的那個小菜籃子很快就滿了。秋天正是木耳和蘑菇成長的季節,山裏頭自然少不了這種天生的山野珍味。

正準備回去,就聽到那頭傳來了蘇青葉的歡呼:“哦哦,淘到鷺鷥蛋咯!掏到鷺鷥蛋咯!

蘇青黛愣了愣,幾步走到了那幾個人所在的地方,就看到蘇青葉捧著一個籃子,裏麵裝了十幾顆淡藍色的小鳥蛋,蘇青城手裏還握著七八顆,可不是那鷺鷥蛋嗎?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詩中所說的白鷺就是南方人常說的鷺鷥。

鷺鷥是南方一些地方常見的一種鳥類,個頭比較大,渾身雪白,在天空飛的時候張開翅膀,看上去就像白鶴一般。以至於蘇青黛在前世的時候,看到那些名家畫上的仙鶴,總是想到家鄉的那群鷺鷥。

不過鷺鷥多數隻在靠近水岸的地方安家,大概是大青山靠近清河,所以鷺鷥就將窩建在了這山上的鬆樹林中。不過這會兒還能掏到鷺鷥蛋,到也真是有意思。

蘇青黛看著那筐子裏的鳥蛋,猜不出這鳥蛋是怎麼回事。不過既然撿到了,自然是不可能還回去了。鷺鷥蛋可比一般的雞蛋要好吃得多,自然是不能錯過。

蘇青城的意外收獲讓二板和狗子精神振奮,猴子一般爬到樹上去掏鳥窩去了。

老太太守著裝榛子鬆子的筐子正忙活得不亦樂乎呢,最終塞滿了鬆仁,她專心地吃東西。

蘇青黛少不得提醒她,那鬆仁榛子還是生的,不能多吃,吃多了這些東西,晚上要吃不下飯了。但是蘇青黛也知道,這老太太是說不通的,嘴裏嗯嗯應承著,手上動作可不慢。好在那鬆仁和榛子都是幹果,吃一大堆也不會撐著。

蘇青黛苦笑著將采摘到的那些東西一一分類裝到帶來的竹筐裏,等到那幾人都回來時,一人挎著一個滿滿的筐子走回去。

這一會去就將近中午了,蘇青黛又忙著讓蘇青城給田裏忙秋收的人送茶湯,她則馬不停蹄地準備午飯。

家裏請了幫工忙秋收,自然是不能怠慢了那些工人。幫工都是附近的村民,家中秋收完畢,就出來幫工賺錢。這些人最不講究的就是飯菜的手藝,但是最在意的卻是飯菜的菜式和份量。

要給幫工做飯,不能光講究菜色搭配,他們隻認得大魚大肉。這些大老粗也不會講究什麼色香味俱全,更不會在意原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