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沒什麼。”大哥的私生活他不需過問。
喬薇不會自己搞自閉,忘記了家人,再說了,晚上有她喜歡吃的糖醋小排骨和魚丸湯,為什麼要對不起自己。
時間就在這麼又吃又喝中度過,冬天拖著厚厚的冰冷長裙來了,今年的冬天特別的冷,牆壁摸起來都是冰颼颼的,廚房裏熱火朝天,今天是臘八,按照習俗今天要吃臘八粥,也叫做七寶五味粥。現代人吃臘八粥已經沒有那麼多的講究,全部按著個人的口味。喬薇準備做鹹甜兩種口味,用著土灶的大鍋,慢慢的熬煮。甜的,喬薇準備了大米、小米、薏米、紅豆、綠豆、花生、核桃、蓮子、紅棗、板栗、葡萄幹、幹的百合,遠遠超過了兩樣;鹹的,準備了糯米、粳米、青菜、鮮香菇、木耳、芸豆、豬肉、豆腐、火腿、花生、豌豆。所有的材料都在前一天準備好了,就等著今天煮。無論哪種口味,料都很足,包君滿意。
張叔看著爐火,喬薇放好所有的材料後對他說:“張叔火燒旺了後,就不用看著了。”
“我反正沒事,就在這裏看著好了,還暖和。”張叔拿起手邊的書,線裝本的三國演義,“有書陪著呢。”
“那好咯張叔。”
臘八粥起鍋前要壓下火,悶上一會兒,煮出的粥,不能過於黏稠,喝的時候有些水,那樣味道最好。
左手端著做好的水晶糕,白色的荔枝做的,紅色的有玫瑰花、紅棗、紅豆三種,還有桂花味,綠豆味的,糯而不散,甜而不膩,吃上一兩塊也不占肚子。右手拿著杏仁茶,溫暖的茶湯,喝下去能夠暖道胃裏。做甜食,喬薇都不會放太多的糖,畢竟吃太多的糖對身體不好,對老年人更是如此。
未進門就聽到爺爺中氣十足的聲音,他又要悔棋,直呼自己剛才那一步下的不對,林爸爸也不說什麼,很有耐心的讓爺爺悔棋。
喬爺爺說:“讓我想想,等會兒。”兩人下的是象棋,喬爺爺就是個臭棋簍子,還要裝很大能,每下一步都要反複思考。在喬爺爺思考的時候,林爸爸就拿起手邊的木雕繼續著,他現在刻的是八仙裏麵的藍采和。林爸爸參軍之前給鄉裏的老木匠當小工,兼職半個徒弟,後來參了軍,休息的時候也會拿上一把小刀刻些東西。
喬薇知道了林爸爸這個愛好後,就托著溫華良買了一整套專業工具和很多專業書籍,再加上空間裏木料,林爸爸也願意專研這個,現在的手藝很好,就喬薇這個外行來說,看不出與內行做的有什麼區別。
喬爸爸以前就老爺子抓著下棋,現在有了林爸爸頂缸,毅然的遠離他們在看電視,順便看著兩個孩子。
林媽媽和喬媽媽與李嬸坐成一堆,不知道在幹什麼。
喬薇把吃的分成幾份,每一處都送了些。
送到爺爺那裏的時候,喬薇說道:“爺爺喝些杏仁茶,換換思路。”
“放這裏,我等會再喝。”
喬薇很想說等會兒就涼了,涼了就不好喝了,但是看喬爺爺皺著眉想得入神,也就不管了,估計爺爺等會兒也想不到喝茶。
喬爺爺是一個月前接到薇園,本來會更早的接過來,但是喬爺爺放不下院子裏養的東西,一定要所有的絲瓜開了花結了果,實在沒得結的時候,才打電話給喬爸爸。今年是喬爸爸姐弟幾人第一次分開過年,小姑家兒子大了,早就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今年要和親家過年,過了後兩家人還要去南海旅遊,因為這個小姑姑早就給喬爺爺準備了過年的禮物,並且在喬爸爸接喬爺爺的時候,將給喬林他們兩個孩子的紅包給了,喬薇已經結了婚,雖然還沒有儀式,但法律上她已經是已婚婦人了,從此告別了紅包。
今天星期天,喬媽媽才在家裏,不然還要在學校奮鬥,學校還沒有到放假的時候。喬薇一看,媽媽們正在談論刺繡,旁邊還放著她閑來沒事做的十字繡。
“媽媽,媽,李嬸,喝茶。”喬薇給她們每人倒了杯杏仁茶,“水晶糕,味道不錯的。”
“薇薇你看。”喬媽媽沒有理女兒的茶水伺候,而是展示著一個圓形的秀棚子給她看,紅色的棉布上繡著活靈活現的金色鯉魚,水草悠悠,看著像真的一樣。“漂亮嗎?”
喬薇低頭看看自己做的十字繡,非常簡單的“財源廣進”,正麵看著還好,畢竟是十字繡框著的,後麵就慘不忍睹了,各種淩亂的線頭,人比人比死人,貨比貨貨得扔,喬薇有種將自己做的十字繡藏匿起來的衝動。
“漂亮。”喬薇咬著牙說道,鬱悶的坐在一邊,媽媽們興高采烈的討論著刺繡方麵的事情,原來李嬸是繡娘,擅長蘇繡,以前都是靠著做繡工和幫傭養活自己,後來年紀大了,繡活就很少做。這幾年在薇園生活得很好,身體健康,眼睛也清亮了很多,她又拿起了針線,現在她就在給孩子們繡肚兜。
喬薇知道李嬸是蘇杭人士,還真不知道她有著這門手藝。
“現在繡娘很少了。”喬薇也加入了媽媽們的談話。
“衣服都是現成的,刺繡也有機器,刺繡不興了。”李嬸說道。
“機器的始終比不上手工的精細。”喬薇說,“針腳稀稀拉拉的,遠看還好,近看一點樣子都沒有。”
“連個扣子縫得都不好,你談什麼針腳啊!”喬媽媽點點喬薇的腦袋。
喬薇腹誹,好歹她能把扣子縫牢固。
看李嬸繡得輕鬆,其他幾個也欲欲躍試。刺繡並不是說一根鏽到底,同一種色係,就有著不同的色彩變化。李嬸先讓她們學會配色,那些顏色配著好看,那些顏色看起來顯得髒亂,都是很有講究的。林媽媽愛好繪畫,她配出的顏色最漂亮,多種顏色的配合,繡出來的花朵一定很美,蘇繡講究平、齊、和、光、順、勻,配色是體現這些特點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