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女兒依然一幅茫然懵懂的樣子,何姨娘都快氣吐血了:“葉女先生出身臨江府書香大族,族裏有不少人在朝中為官,大周朝最著名的梧山書院就是葉氏辦的,府裏頭請來葉女先生,一是為借葉氏之名望,給你們謀一個好名聲,將來旁人也會高看你們一眼,二也是因為葉女先生確實有才,京裏頭不知多少人家想請葉女先生進府,但葉女先生是和離之婦,挑中虞府,正是瞧中了虞府簡單與家風。”
說到這裏,何姨娘又是一臉恨鐵不成鋼:“你不好好跟著一起學,反倒學起了虞幼窈,虞幼窈有老夫人為她撐腰,將來橫豎也差不到哪兒去,可你呢?楊氏可不是好相與的人,將來你的前程可都要靠你自己,你都這麼大個人了,怎就不知道為自己將來謀劃?”
聽了這話兒,虞清寧一時血氣上頭,揮起手往桌子上一掃,頓時桌案上的筆、墨、紙、硯,杯,碗、碟等物,“嘩啦”,“哐啷”,“砰咚”地碎了一地,大怒:“我是庶女,生來就不如她們,都是爹的女兒,憑甚要分個高低貴賤?”
何姨娘被女兒的怒火嚇了一大跳,連忙將女兒拉過來坐在身邊:“你小聲點,當心鬧到旁人耳裏頭,你雖然是庶女,但你爹疼你更勝虞幼窈,比起虞幼窈也不差什麼,可越是如此,你就更該借著你爹,為自己謀個更好的前程。”
虞清寧發了一通火,這會兒也冷靜下來了,她處處爭強好勝,不就是為了討好父親,讓父親更寵愛她嗎?
何姨娘低聲道:“你現在就回去給葉女先生道歉。”
虞清寧有些不願意:“可,要是葉女先生不原諒我,那我豈不是……”
何姨娘連忙道:“你從前在家學表現一直不錯,沒犯過什麼錯處,隻要態度擺好了,葉女先生不會太過苛責你。”
虞清寧還有些不情願,但想到姨娘剛才的話,又想到虞幼窈一個多月沒上家學,葉女先生也沒攆她,便勉強點了下頭。
何姨娘終於欣慰地點頭:“我前兒繡了一幅芙蓉繡屏,你一起帶過去,好好跟葉女先生認錯,往後可不能再這樣了。”
芙蓉繡屏她花了三個月才繡好的,原是打算送給老夫人,可這會子向葉女先生賠罪更緊要一些。
家學裏頭,葉女先生在講《四書五經》,其中五經《禮記》的第一篇《曲禮》,《曲禮》分上、下兩篇,所載大多都是一些禮製,如言語、飲食、灑掃、應對、進退之法等,包括吉、凶、賓、軍、嘉五禮的相關內容。
瞧著都是些微言小節,卻極為博廣精深。
大戶人家的姐兒們,除了要學《女德》、《內訓》、《列女傳》外,還要學些《四書五經》,詩詞歌賦等,不過女兒家不用考科舉,先生都是挑著重點教些。
一篇《曲禮》內容不大多,葉女先生深入淺出,一字一句地講解,講得又快又透,若能跟得上她的思維,是能將《曲禮》學得極透,若是跟不上她的思維,也能將基礎學得極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