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嬤嬤替虞老夫人鬆了抹額,小心翼翼地收到條盒裏頭:“老夫人是覺得,眼看著四小姐就九歲了,年歲漸長,心性也該要定下來,趁早尋了厲害的教養嬤嬤過來,興許還能將性兒掰一掰。”
虞老夫人點頭:“就算掰不過來,在嬤嬤手底下吃了厲害,也能吃一塹長一智,多懂些道理和規矩,姐兒們都大了,也該到交好的人家走動,沒得將心思鬧到了外頭,平白惹人笑話,丟了虞府的臉麵,知曉收斂心思,將來到了別人家裏頭,也不至於讓旁人禍害了去。”
柳嬤嬤一準就猜到了老夫人的用心良苦。
但今兒瞧著四小姐的模樣,倒不像是會領會老夫人這番慈心,心裏也隱隱歎息。
虞老夫人輕歎道:“難怪人都說娶妻要娶賢,瞧瞧姚氏,在外頭八麵玲瓏,是老二的賢內助,老二的幾個妾室,也讓她管束得安份守己,幾個庶子庶女,也是教養得似模似樣,姐妹間一團和氣,將來也能互相幫扶著過日子。”
柳嬤嬤隻是聽著,沒開口。
說起了姚氏,虞老夫人難免就要提一嘴楊氏:“再瞧一瞧楊氏,真真是上不得台麵,將府裏頭的這些個姐兒們也帶得不成樣子了。”
柳嬤嬤恍然,難怪今兒老夫人一反常態,連晚膳也不叫楊氏回主院。
瞧著老夫人臉色不大好看,柳嬤嬤連忙轉了話題:“老夫人可別盡想這些,大姐兒今兒在課堂上,教葉女先生當堂點起來背文章,還教葉女先生誇了呢。”
虞老夫人一拍額頭:“哎喲,你不提我還真就忘了這茬,盡去跟虞清寧置氣去了,你這老貨,這麼重要的事兒,咋就不知道早些提醒我。”
柳嬤嬤笑著,沒說話。
虞老夫人一臉喜氣,瞅了一眼柳嬤嬤:“還真叫你說準了,窈窈跟著許嬤嬤學了一陣子,卻是今非昔比,快扶我去側室裏去,我得仔細挑些得用的文房,送去給窈窈使著,也好讓窈窈用功讀書。”
佛堂裏,楊淑婉是坐如針氈,不停地瞧著漏鬥,心中忐忑不安,連佛經也抄不下去了。
老夫人態度變化,肯定是府裏頭出了什麼事又牽扯到她身上,可她在佛堂裏頭,李嬤嬤的消息,也不是時時都能遞進來,真正是兩眼一摸黑。
在佛堂裏又熬了小半個時辰,楊氏急得嘴裏頭生了燎泡,才得了虞老夫人的允許,一腳深一腳淺,急急地回了主院。
一見了李嬤嬤,楊淑婉就急聲問:“老爺下衙了嗎?是不是又去了書房?”
眼看著到了月末,朝庭還沒放榜,參加科舉的考生們也有些沉不住氣,京裏頭鬧了許多亂七八糟的傳言。
虞宗正這幾日也越發忙碌,已經好些天沒上主院。
她在安壽堂裏立規矩、抄佛經,每天都要折騰到晚間,竟是一連好些日子都沒見著虞宗正。
這還是她嫁進虞府長久以來的頭一回。
長久這樣下去,夫妻感情也都要淡了。
李嬤嬤連忙答道:“老爺還在衙門沒有回來,之前打發了趙大去老夫人屋裏傳話,說是今兒會晚些時候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