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廚房裏頭采買的賬本,卻是十分瑣碎複雜,便是會看賬本的人,也是瞧不太大懂內裏的事兒,楊大夫人管家多年也瞧不齊全。
可大小姐隨意掃了一眼,便一眼瞧出了其中的出息,真正教人膽怯了去,哪裏還敢糊弄。
也是真沒想到,大小姐還不到十歲,便已經這樣會瞧賬本,怨不得老夫人放心大膽地讓大小姐管家了。
氣氛變得端凝了許多,大家看虞幼窈的表情也變得慎重。
被當眾點名的楊媽媽,卻是神色變了變,便是收起了心中那一絲半點的不以為然,當下就鞠著躬說:“回大小姐話,今年春天比往年冷了一些,直到二月裏頭才漸漸暖和起來,蔬物也比往年長得遲些,價格也高了許多,另外老奴訂的蔬物,卻是打京郊最好的農莊訂的,比市麵上也好些,價值自然更貴……”
這借口尋的不錯,但並沒有說服虞幼窈。
大周朝立朝之初,高祖便極重視農業,朝廷每年都會給農戶免費發放新種,種植成功了新種,朝廷直接以良田嘉獎,這年頭田畝便是莊稼人的命根兒,誰不想得了去?
而當地的官員,也鼓勵農戶種植新種,種出來了便是政績,考績的時候,少不得一個“優”字,往上挪動也是容易。
前朝疏果比油貴的情形,在大周朝卻是不見的。
哪怕在冬天,也有農莊想到搭草棚子種疏菜,便有些大農莊,甚至還用暖炕種菜,疏果在冬天雖然也金貴,但卻是沒有那麼離譜。
更別說尋常時候了。
楊媽媽一個下人,貪是沒少貪,卻是沒這麼大膽貪得狠了,這錢便隻能是進了楊氏的口袋裏去了。
不過虞幼窈也沒打算點破,可這管家頭一天,立威還是很有必要:“我記得,咱家在京郊有莊子,都種了蔬果,每日都會打府裏頭送新鮮的,我母親名下的莊子,也會隔三岔五地往府裏送些莊裏頭的果物、青菜、山珍、野味,府裏人也少,青蔬差不多也緊夠了,也不需要采買這樣多?”
顯然,是做了假賬了。
實際上,並沒有采買那麼多青蔬,其她的銀子卻叫人昧了去。
在場已經有不少人身上開始冒冷汗了,養在深閨裏的夫人小姐們,雖然識文通墨,可都是些道理,卻是不通柴米油鹽這等市井庶務。
便是會瞧些賬本,可不知道外頭的事,叫人三言兩語便能糊弄。
這大小姐也忒精明了,瞧了一眼賬本,便將裏頭的門道也摸清楚了去。
楊媽媽心裏一“咯噔”,便有些緊張:“大小姐有所不知,今年冷了些,莊裏的蔬菜也不如往年長得好,京郊也遠了些,一些蔬菜送進府裏,便有些不新鮮了,老奴在外采購這事大夫人也是知道的。”
一句話說完,她身上已經冒了一層冷汗,汗濕的衣裳貼著後背,卻是令她背脊生寒,全身都冷進了骨子裏。
昨兒夫人要將管家的權利交出去,便尋了幾個得用的管事,敲打了一番,大意便是讓她們別是有了新主,就忘記了舊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