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1 / 1)

情份總是你來我往才處出來的,處得久了,就處出了感情。

虞幼窈有些不樂意,但祖母都開了這口,虞幼窈哪還有不答應的道理:“好,一會讓夏桃送幾盒過來,祖母看著送。”

不加靈露的送出去也沒甚,效果雖然減弱了,可經常喝,對身體也是極好。

父親這陣子喝慣了藥茶,便也感覺出了好,前幾天讓文竹過來拿了幾盒。

虞老夫人點頭,便轉開了話題:“把你治家的法子,也給我掌掌眼。”

虞幼窈連忙將一遝紙遞上,祖母是主子,眼界與許嬤嬤,柳嬤嬤又有不同,自然是要給祖母過眼的。

虞老夫人是瞧出來了,主意是周令懷出的,可上頭條條規規卻是清楚明白,這是孫女自己想的。

府裏下人犯了錯,損了東西,壞了規矩,手腳不幹淨,嚼了口舌等,一樁一樁該怎樣處置?

從前這都是由管事請示過主子,自己看著處理,可如今有了明文規定,便是府裏的規矩大過了管事。

莊子鋪子裏的盈利,該如何分紅,嘉獎?

若有虧損該怎樣懲處,打罰?

月度、季度,都有了分紅,管事們的好處是實實在在擺在跟前,前提是,管事們能做實事,能讓府裏得了利。

每個月,做得不好的管事,都記警告一次,三次警告,如果不能轉虧為盈,便直接革職查辦!

損害虞府利益,犯重大錯誤者,擇其輕重從嚴處置。

管事對下人有管理權,無處置權,下人有舉報、聲討、舉薦等權責,所報屬實者當嘉獎。

主家、管事、下頭做事的人,三方關係互相監督、牽製、製衡。

是三足關係!

利害都緊緊地牽扯在一起,牽一而發動全身,哪個不老實的,想搞小動作,便是繞不過一左一右兩道。

虞老夫人已經十分滿意了,仔細又瞧了一道,指點了幾處:“既然要做規矩,規矩便要做得大些,免得讓人覺得不疼不癢,便不知道怕處,下午莊鋪上的管事進了府,你便與他們再好好商討個規程,聽聽他們的意見。”

昨天,窈窈一手安排了一場大戲,連楊媽媽和周管事用老的人都拿捏了,莊鋪上的那些管事,哪還敢輕易在窈窈麵前擺譜?

再說了,這法子就高明在“雙贏”二字,管事們的利益最大化,職權大了,光明正大的分紅,體麵誰不想要?

便有些人心懷鬼胎不想答應,怕也由不得他了。

虞幼窈點點頭,又拿起筆將相關的懲治都加重了。

虞老夫人又與她商量了幾句後,便讓許嬤嬤擺了早膳。

祖孫倆用了早膳,不大一會子,姚氏便過來給虞老夫人請安:“聽說弟妹病了,現在府裏是窈窈幫著管家,就過來看看有沒有能幫襯的地方,窈窈也是半大的孩子,沒得累著了她。”

大房二房就隔了一道門子,昨天府裏鬧騰了一下午,動靜也是不小,她哪有不知道的?

虞老夫人一聽,就笑了:“你有心了。”這個二媳婦,是一個周全的性子,做事說話都十分體麵,她轉頭瞧向了孫女:“你二嬸娘是個能人,管家治人是一把好手,可得好好跟你二嬸娘學一學管家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