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1 / 1)

《四書五經》義理深大,卻有許多相通之處,便是沒學過,也能讀懂一些,有不懂的地方,虞幼窈就記下來,等中午表哥過來了,就向表哥請教。

陽光打窗欞灑落,一片明澈靜謐,瑞腦香首博山爐裏薰香,一絲不苟地嫋嫋升騰。

夏桃悄悄走過來:“小姐,周莊的新管事過來了。”

虞幼窈筆鋒略頓,擱下了手裏的筆。

昨天晚上,周永牛幾個摸黑回了周莊,連家裏也沒顧得上回,就去尋了周莊的裏正,將虞府發生的事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

裏正聽後,驚得連衣裳都顧不得穿好,便召集了周莊說得上話的人,浩浩蕩蕩三十來人,一起去尋了莊老。

周莊的莊老,是一個六十多歲的老秀才,年輕的時候考過幾次,沒有中舉,便回到莊裏辦學堂。

周莊背靠虞府,日子過得還算不錯,這才有底氣辦了學堂。

莊老有學問,還見過世麵,周莊大大小小的事,少不得要過問他幾句,久而久之,莊老在周莊也就成了鎮山人了。

莊老撫著長須,聽周永牛又將府裏的事說了一遍。

堂屋裏七嘴八舌,都在抱怨虞府加了收成,又漲租子,許多人都在咒罵周永昌缺德,自己貪了錢子,還連累他們。

莊老一旁聽著,一直沒說話。

一直聽大家說了一柱香的時間,莊老這才開了口:“周永昌貪了主家的錢,形同背主,是要先打三十個板子,送到官府,再打三十個板子,拉去尚陽堡流放,現在主家解了管事的契,讓他去山裏種樹,每月還能領錢子,也算是個活計,好好幹,也能養活一家老小。”

他一開口,便沒有人再說話了,都垂頭聽他說。

“春季不缺吃的,地裏的莊稼長得不錯,漲一成半的收成,也餓不到肚子,到了下一季就恢複了原樣。這幾年,年景好,每畝漲五十文的租子,也負擔得起,我聽說京裏各家,不久前每畝租子都漲到了七十文,隔壁鄭莊租種了威寧侯府的田畝,漲到了一百文,每季收成也漲了兩成半。”

這下,大家也不抱怨虞府了,開始同情鄭莊。

莊稼人道理淺,有了對比便容易知足。

確實是周永昌太混帳,也是他們貪心不足,主家這樣厚道,不好好伺弄莊稼,反而為了不加租子,故意將莊上的作物種壞。

莊老又繼續道:“隔壁鄭莊的管事,是威寧侯府出來的,整天在鄭莊作威作福,欺男霸女,我聽說鄭莊已經有好幾個姑娘家被那管事禍害了去,有一個還跳了河,鄭莊每畝一百文的租子,其中就有二十文是進了他的口袋,多漲的兩成半的收成,有一半成也是他自個得了去,雖然周永昌犯了事,但管事還是從咱們周莊裏挑,這也是一件好事。”

堂屋裏再沒一個人說虞府不好的話了,大家都想到,虞府往年對莊戶都十分厚道,災年減租,減收成,就是豐年加租,也都比別家少。

聽說虞府的老夫人是禮佛的,大小姐打小也是在虞老夫人跟前長大,是與虞老夫人一樣仁厚又善心,是菩薩心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