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煮沸了,水麵上浮了一層厚厚的雞油。
虞幼窈擔心太油膩,也太補,就將油花撇掉,將雞連湯一起盛起來,放到紫砂鍋裏,與人參鹿茸等藥材做成的藥包,一起慢火細熬。
趙媽媽從旁瞧著,卻是沒機會指點:“小姐頭一回正經下廚房,做起事來,卻是半點也不含糊。”
大小姐灶上的活是十分生疏,可做起事來,也是有條不紊,可見是沒與許嬤嬤白學了去。
虞幼窈笑了一下,將老母雞也做了,裏頭放了當歸和人參,就交代道:“人參鹿茸雞湯,是給表哥燉的,熬一個時辰,當歸人參雞湯,要燉兩個時辰,你注意些火候。”
趙媽媽笑著應是。
交代完了,虞幼窈就尋了許嬤嬤。
許嬤嬤聽了表少爺的腿症情況,略一思忖:“我倒是知道一個藥油方子,有活血化於,舒筋通絡,也有些消腫止痛的功效,表少爺應當是用得的。”
虞幼窈眼睛一亮:“嬤嬤,快告訴我。”
“你別急,藥油方子是有了,藥油卻還要配製,先去香房裏,我教你做。”許嬤嬤說完了,便與虞幼窈一起去了香房。
窕玉院很大,房間也多,虞幼窈對調香很感興趣,學得也盡心,就布置了一間香房,裏頭擺了各種藥材,香料等。
做這藥油,需要用到桂葉、肉桂、香茅、幹薑、血竭、鬆節油等二十餘種藥材,但要先將這些藥材做成藥露。
前朝調香鼎盛,便有調香師利用蒸酒的酒器,做出了蒸香取其精露的香器:將香料藥材放入水中,以炭火煮之,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如此香露便能製成。
藥油需要用的藥露也不貴重,都是尋常用的,許多香裏也需要用到,虞幼窈練習調香時就做了不少,現下也不差幾樣。
花了不到一個時辰,虞幼窈就將藥油做出來了。
藥油味道十分衝鼻,虞幼窈有些受不了,卻還是忍著不適,抹了一些在手背上,用力搓揉,很快手背上就紅了一大片,又辣又熱。
許嬤嬤點頭:“分毫不差。”
虞幼窈鬆了一口氣,做藥油時,她往裏放了一些靈露,效果應當是不錯了。
之後,虞幼窈讓春曉與冬梅一起做了兩雙護腿,她們針線活好,手腳也麻利,護膝也不需要繡樣,很快就能做好。
又讓夏桃與秋杏燒了艾葉,虞幼窈將艾葉灰收集起來,做成了兩個艾葉灰藥包,縫進了護腿裏貼身的一層。
許嬤嬤瞧了,忍不住讚道:“姐兒,好巧的心思,艾葉灰也有活血化於,驅寒化濕的功效,將艾葉灰做成藥包縫在護腿裏頭,放到炭火上烤一烤,熱乎乎地綁到腿上,不僅能暖腿,還能熱很久,涼了,也能方便替換上新的。”
虞幼窈笑了:“表哥的腿卻是受不了濕氣,這可比暖手爐,湯婆子用著方便又暖和。”
手爐與湯婆子不能時時暖著腿,許嬤嬤深以為然:“太後娘娘也有老寒病,受不得濕氣,我從前在宮裏和老禦醫學了不錯的推拿技法,教你學一學,與藥油一起使,效果也會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