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幼窈低頭一瞧,藍皮的書封上,寫了四個《資治通鑒》的大字,厚厚的一本書,足有磚頭那麼厚實,頓時連頭皮也麻了:“這麼厚?”
周令懷點頭:“讀史可博聞通識,知古鑒今,明心見智,鑒古知行,這是我從前讀過的書,上頭也都寫了注解,釋義,你讀著大約也不會太費力,這本《資治通鑒》是前朝大儒重編過的一版,裏頭有不少名人名事的小故事,不會枯躁。”
虞幼窈笑彎了唇兒:“謝謝表哥!”
小心翼翼地翻開《資治通鑒》,這本書瞧著有些古舊,書頁也有些泛黃,上頭的墨筆新老交替,字兒也是新舊變化:“這是表哥從前讀過的書嗎?”
周令懷頷首:“嗯,上頭的一些筆墨,有些是我從前留下來的,後來有了新的體悟,便也會寫下來,所以筆墨顯得雜亂,表妹若有不懂的地方,便記下來,我再仔細與你講一講,不過史書見人見智,表妹也該自己體悟才是。”
原也是打算重新整理過了,等過一陣子再送給她的,但今兒她在花會上受了委屈,他難免擔心,便拿了這本書過來哄她開心。
虞幼窈如獲至寶,笑彎了眼兒:“表哥讀過的書,我一定會好好讀。”
見她興致勃勃地翻書,周令懷提醒她:“不是肚子餓了嗎?去用午膳吧!”
虞幼窈這才想到自己還餓著肚子,連忙與表哥一道去用膳了。
周令懷中午用過了午膳,陪著虞幼窈吃了幾口,便放下了筷箸,最後,小姑娘又撒嬌耍賴,勉強他用了一碗白玉參湯。
吃完了午膳,虞幼窈抱著《資治通鑒》看得津津有味。
周令懷回了青渠院,去了書房。
取了一張宣紙,鋪於案上,以鎮紙壓平,周令懷一手攬袖,一手執筆,寥寥數筆,已見了菩提輪廓。
菩提樹下,一個隻見輪廓的小人兒,雙手捧著許願錦帛,輕掂著足尖兒,裙裾翩躚,宛如回空舞雪,輕盈的身段兒,仿佛要乘風歸去。
“少主,消息已經送進了宮裏……”
礦植物調配的染料,散發著厚重卻又馨香的氣息,空氣之中,隻有紙墨間細微的“沙沙沙”聲響。
……
壽延宮!
年愈六十的太後娘娘,穿了紅色刻絲金鳳袍服,梳了一個高錐髻,插了赤金鑲紅寶鳳凰展翅大鳳簪,鳳嘴上銜了一顆打磨圓潤,色澤純正的紅寶石,墜在額頭。
她斜倚在鳳榻上,一手支著額頭,手腕上纏了一條沉香佛珠,一隻手隨意搭在腿上,尾指上套了一根長長的鑲了紅寶的赤金玳瑁指套,正在閉目假寐。
鳳首香爐裏燃了薰香,正一絲不苟地嫋嫋升騰。
偌大的偏殿裏頭,跪在地上的小宮女,正低眉斂目,口齒伶俐地講著長興侯府花會上發生的事。
小宮女精通口技,將虞幼窈與曹七小姐、長興侯夫人,甚至是在場各家夫人的話兒,都摸仿得唯妙唯肖。
大約一盞茶的時候,小宮女說完了話,跪在地上不敢抬頭。
跟前伺候的沈姑姑也是垂首而立,大氣也不敢喘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