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3章(1 / 1)

底下立馬就有人附合——

“是啊,不過一群烏合之眾,朝廷裏有不少能征善戰的武將,怎麼就拿區區李其廣沒有辦法?”

“李其廣真有那麼厲害?連朝中那些身經百戰的老將都不敢應戰?”

“莫非山東那邊有什麼不同尋常之處?”

“……”

“啪——”又是一記驚堂木,滿堂皆寂。

說書先生也不賣關子了:“欲知山東情形,且聽我細細說來,這話說起來,就要追溯到大周天下未定之時……”

說書先生從高祖皇帝禦駕親征,討伐東夷,平定山東,將因戰爭而流離失所的百姓,遷移到山東,並施行仁政,鼓勵耕種,講到了經曆了戰火能活下來的,哪一個不是狠人,能混成人樣的,那更是狠人之中的狠人。

山東複雜的氏族局麵,就是在各族混居,三教九流的背景之下形成。

說書先生不光有口才,還頗通大周經史。

山東的許多曆史傳記,更是信口張來,短短一柱香,卻是口若懸河,唾沫橫飛,構畫了一幅氏族割據,民比官大,氏族利益縱橫交錯的局麵。

聽得底下的人更是陶陶欲醉,頻頻叫好,許多人都沒按住自己的錢袋,在小二拿著漆盤走過時,紛紛扔了賞錢。

虞幼窈也聽得津津有味,沒忍住扔了一個小銀錠到樓下。

之後,說書先生話鋒一轉,又道:“各位客倌,有所不知啊,山東局勢複雜,氏族之間平常那是鬥得你死我活,可實際上,卻是一條藤上結的葫蘆,牽一而發動全身,牽涉甚廣,是個皇帝都不能忍,大周朝曆代皇帝,都曾派兵前去和談,鎮壓,均未有果,甚至還有不少武將死在了山東,你說山東這局麵,該咋整呢?”

接著,他又例舉曆代有哪些將領,曾討伐過山東,這些人都是什麼身份,地位,哪些人死在山東。

說得場中是好一陣唏噓。

可算明白了,為什麼李其廣敢這麼器張地發動叛亂,是沒受過朝廷的毒打,自以為天下無敵。

也明白了,為什麼朝中那麼多能征善戰的將軍,卻沒人敢去平叛。

敢情是,山東局勢雖然複雜,但朝廷派軍總要師出有名,大舉興兵更要有適當的理由說服天下,才能征討,否則就是無故興戰,殘暴不仁,隻要不是個昏庸的,沒哪個皇帝願意背上這樣的千古罵名。

朝廷派軍主要目的是為了震懾山東。

如此一來,這打仗是打輕了,就要吃敗仗,打重了百姓遭殃,自己惹了一身騷,背了罵名,怕也沒得好下場。

這麼說來,殷世子敢自請領戰,還真是初生牛犢不畏虎,後生可畏啊!

話還沒說到殷懷璽,大家對殷懷璽已經隱隱有些敬佩了。

說書先生層層深入,將話兒掰碎了地講,說得通俗易懂,在場所有人都聽懂了。

虞幼窈也聽得聚精會神,心歎高手在民間。

說書先生到了這處,又猛拍了驚堂木:“話歸正題,話說那幽王世子殷懷璽,當堂自請領兵,那可是轟動了整個京昭啊,這段時間,京裏頭大街小巷,不管男女老幼,都少不得要議論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