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宗正一如繼往的在虞幼窈麵前做“慈父”,仿佛“過繼”這事,從來沒發生過。
這一切,都在虞幼窈的意料之中:“虞宗正這人,雖然很直白,可應對他這樣的人,往往就不能太直白,要懂得迂回。”
許嬤嬤意味不明地笑了:“所以,老夫人提及了,要將虞善明過繼到你娘名下,你拒絕的幹脆,之後又建議,將虞善明過繼到楊氏下。”
任何人聽了這話,也就聽聽算了。
可許嬤嬤一聽就知道了,這裏頭大有學問,暗藏深意。
虞幼窈笑彎了眉:“在家從父這一句話告訴我,永遠不要試圖去跟一個,能夠掌控你命脈的人,去硬碰硬,那樣不會有任何好結果,這世間道路千萬條,我選擇一道迂回的路,依然可以達到目的。”
這個道理,是許嬤嬤教她的。
她一直記在心裏。
許嬤嬤一臉讚許:“拒絕一個人,也要講究策略,不能讓人麵子上過不去,就不能全盤否定他。”
虞幼窈但笑不語。
許嬤嬤繼續道:“你拒絕了虞宗正,將虞善明過繼到你娘名下的提議,虞宗正身為父親,定會惱怒,可你又建議,將虞善明過繼到楊氏名下,這就變相說明了,你其實很讚成過繼的事,之所以不同意,也是礙於將虞善明放到謝大夫人名下,並不妥當,放到楊氏名下,就更順理成章。”
如此一來,虞宗正就不會再計較,虞幼窈忤逆他,反而會認為,虞幼窈思慮周全,所作所為都是為了他和虞府考量。
話術的最高境界,往往就是在不經意間,就掌握了說話權,並且讓旁人的思路,按照你的話路而走。
虞幼窈淡聲道:“虞府是靠了謝府了人脈、渠道,才在朝中打開了局麵,虞氏族裏享了我娘的好處,這也是真,我娘名下無子,而世家注重宗族香火,虞善明過繼到我娘的名下,可以出於是虞宗正對我娘的愧疚,也可以出於是祖母對我娘的補償,還可以出於是,族裏承了我娘的恩德,一切順理成章。”
站在虞府的立場上,這其實是一件好事,
做為一個嫁婦,能得宗族世代香火供奉,這也是光耀的事。
站在一個女兒的立場上,母親享有如此殊榮,對她的名聲也是極好。
虞善明作為過繼的嗣子,也成了虞謝兩家關係牽扯不斷的橋梁,也符合虞氏,虞府的利益。
但是!
這一切,都是建立在母親不是被害死的立場上。
得知虞宗正害死了她娘的那一天起,她與虞宗正的父女之情,已經煙消雲散,她與虞宗正之間,也沒有什麼養育之恩,唯獨的一點恩惠,大約就是生恩。
她現在為虞府所做的一切,是在償還虞宗正生恩,祖母養恩。
可這點生恩,並不會成為束縛她的框架。
等到她將來嫁人或是離開。
生恩也到此為止了。
她將來是注定要和虞府漸行漸遠,又怎麼可能會將謝府綁上了虞府這條船?
母親享不享世代香火地供奉也沒有關係,作為女兒,她會一直記得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