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老夫人連血液都凝固了。
萬萬沒有想到,六年前,孫女兒在她不知情的情況下,已經在鬼門關裏走了一遭?
聽說那個逃犯,殺人如麻,手裏沾了幾十條人命,若宋明昭所言非虛,也就難怪窈窈醒來後,因為驚嚇過度,不記得這事了。
窈窈那時才幾歲?
見到逃犯傷人的一幕,怎麼可能會不害怕?
虞老夫人心裏發顫,卻不動聲色地喝茶:“倒是沒聽你祖母提過這事。”
宋明昭不著痕跡地,將虞老夫人的反應看在眼裏,有些失望:“也是因事關重大,家裏就瞞著這事,並沒有聲張,但我始終記下了這份救命恩情,多年來一直都在探查此事。”
滴水之恩,當湧泉之報,宋明昭記著救命之恩,也是理所當然,虞老夫人了然地點頭,仍然沒作任何表示。
宋明昭隻好道:“我知道,虞祖母每年沐佛節,都要帶窈姑娘上寶寧寺為謝大夫人添香油,這兩年來,也查了一些蛛絲馬跡。”
虞老夫人做事滴水不漏,寶寧寺裏的僧人,對此事更是三緘禁口,他當時神智不清,隻能聽到是女孩的聲音,卻聽得並不太真切,無法推斷具體年歲。
沐佛節這日,寺裏香客眾多,大家對賊人的事,也都諱莫如深,提也不願提及,生怕扯上了關係。
許多事就無從查起。
會注意到虞幼窈,也是三年前沐佛節那日,偶然在許願菩提處,碰見了虞幼窈,隨口問了寺裏的僧人,是哪家的姑娘。
灑掃的僧人竟然認得虞幼窈。
查了兩年多,其實並沒有查出什麼。
是有一次,偶然從祖母嘴裏聽說了,謝大夫人臨終前,為虞幼窈打造了十五個長命鎖,其中有一個是一紅一黃兩條錦魚樣的。
他這才懷疑上了虞幼窈。
虞老夫人一陣恍然,如此一來,宋明昭突然就中意窈窈,這兩年,經常出入虞府,也就有了解釋。
沒有無緣無故的殷勤,有了前因後果,也讓人更放心一些。
不過,到底是活了大半輩子的人,虞老夫人隻道:“當年,窈窈確實離開了廂房,在外頭摔得頭破血流,昏迷了過去,之後發了一場高燒,醒來之後,就因驚嚇過度,不記昏迷之前的事,寺裏的僧人對逃犯一事,也是三緘禁口,我並不知道這事。”
隻提了孫女兒在外頭摔了頭破血流。
沒承認,也沒否認了。
一句話說得是滴水不漏,果然辣還是老得辣,宋明昭垂下眼睛,道:“虞祖母切莫誤會,今兒特意提了這事,也沒有旁的意思,若當年果真是窈姑娘救了我性命,那麼窈姑娘已經救了我兩回,這樣的恩情,無論如何也該領受的。”
虞老夫人語焉不詳,話意不明,但他特意找上了虞老夫人,又故意提了這話,並不是為了讓虞老夫人承認當年的事。
而是!
虞老夫人禮佛,相信緣份因果。
虞幼窈救了他兩次性命,這不是巧合,而是緣份,都說滴水之恩,當湧泉以報,那麼救命之恩呢?
有了救命這天大的恩情在,想來虞老夫人心中的思量,也會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