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0章(1 / 1)

太後娘娘喜歡虞幼窈,拉起了她的手:“好孩子,在家裏都讀了什麼書?”

臉上露了溫和的笑容,親切地拉著她的手,就像一個慈愛的長輩,就連問話,也都是尋常長輩,見到後輩之後通常會問的話,沒有一點架子。

不知不覺,就叫人放下了心中的戒備,忘記了眼前的人,是高高在上的太後娘娘。

虞幼窈羞澀一笑,小聲回答:“家裏請了女先生,讀了《女誡》、《內訓》、《女語論》,另外讀了《四書》,《五經》也略讀了一些。”

讀女書是為了明德,讀四書是為了明理,五經是為了知禮。

都是大家閨秀該學得。

太後娘娘笑容一深:“多讀些書好,女子多讀書,也能知禮明德,知善而行善,”說到這兒,她話鋒一轉,就道:“教你課業的女先生,是葉應秋吧,是個才德兼備的人,早年些,她沒有和離的時候,曾跟著婆母進宮拜見過哀家,哀家喜歡她做得筆,用了許多年,也用習慣了。”

仿佛隻是在閑聊家常,但字字句句才德善禮,令虞幼窈不敢輕忽大意:“祖母也說,身為虞氏子孫,要多讀些書,才能銘記祖德,光耀祖功,不辱家風,”說到這兒,她抿嘴了微微一笑:“葉女先生也時常教導,女子無才便是德這話,不能斷章取義,非指女子不需要讀書有才,而是勸戒女子要以德行為主,無才須有德,有才更須有德。”

虞氏族的祖德、祖功是什麼?

無非是高祖皇帝親賜的“忠烈”二字,而太後娘娘字字句句都是“德”,她自然也要接了這話。

太後娘娘一聽這話,笑容更深了,拍了拍她的手:“你們虞府滿門盡忠盡烈,皇上和哀家也都記著。”

她挑了眼兒,瞧了虞幼窈。

纖細盈弱的姑娘,就坐在她的身邊,卻不顯慌張卑怯之態,她雙腿並攏,雙手交疊於雙腿之上,柔荑纖妙,端坐了身形,背脊單薄挺立著,卻並不刻板、僵直,反而有一種從不容不迫的高貴柔態。

這樣的姿態,禮數好雖好,可到了貴人麵前,就難免就會人覺得,她對貴人不敬。

可是,她削肩自然下塌,低彎了一截兒玉頸,顯露出了柔順恭敬之態。

任人瞧了,都要大歎一句:“好風骨!”

太後娘娘瞧了多寶閣上,一尊白瓷粙的美人瓶,細膩的瓷兒,白膩得比玉還要細滑,那細長的瓶頸兒,像極了韶儀縣主的玉頸,光潤優美。

拋開身份地位不提,她倒是真有些欣賞虞幼窈了:“哪家都不如你祖母會教人。”

這話明著是在誇祖母,卻也是變了法兒在誇她,虞幼窈羞澀一笑,也不好提長輩的話,就下意識摩挲了腰間的宮絛。

太後娘娘注意到她的舉動,低眼瞧了,虞幼窈腰間係了宗親才有資格佩帶的彩帨,上麵掛了一條宮絛。

這大約就是她當年,讓沈姑姑親自挑了,送給虞幼窈的宮絛。

太後娘娘又笑了:“朕幼清以廉潔兮,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幼取字幼清,清潔以廉身,窈心以善德,”說到這裏,她頓了一下話兒,又道:“今日一見,果然如哀家當年想得一樣,是教你祖母教出了風骨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