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事說起大小姐,就有說不完的話。
殷懷璽也樂意聽,就沒有打斷,想到了遠在京兆的虞幼窈,心裏是既驕傲,又歡喜,頓時也沒了視察的心思。
當下就騎馬揚鞭,趕回了武穆王府。
這時,孫伯正在為殷一施針。
殷一是殷懷璽的貼身護衛,同時也是他的替身,從小與他同吃同住,當年在北境的戰場上,也是殷一護著他,他才沒被亂馬踩踏至死。
殷一的腿也是在那個時候被馬踩斷了。
殷懷璽特意帶了孫伯一起回來,打算讓孫伯先幫殷一調理身體,等下次回來,就讓孫伯幫助殷一治腿。
殷一臉上戴著麵具,恭敬地喚了一聲少主。
殷懷璽點點頭,就問孫伯:“他身體怎麼樣?”
孫伯翻了個白眼兒:“他的身體情況,可比你當初好太多,仔細調養一陣子,過段時間就能施針治療了。”
這些年,虞大小姐做得各種香藥,也都有殷一一份,所以殷一的腿,也養得不錯。
殷懷璽點點頭,就問:“狹裕關那邊布署得如何?”
殷一回答:“少主請放心,已經按照您的吩咐,封了狹裕關的關口,一個月以內,不允任何人出入狹裕關,各處關口,也都派兵把守。”
殷懷璽淡聲道:“把狹裕關的布防圖送到哈蒙手裏,告訴他十日後在狹裕關會麵,當然,如果他敢來的話。”
既是交易,雙方都要表達一定的誠意。
狹裕關是北境和北狄之間的第一道防線,雖然在北境的地盤上,但彼此雙方都有路可退。
哈蒙想要與他交易,就要按照他的規矩。
他派人送上狹裕關的布防圖,有了布防圖,哈蒙也能做些準備,也不至於到了狹裕關後,太過被動。
這也是他的誠意。
三日後,殷懷璽收到了哈蒙的傳信,哈蒙同意了狄裕關會麵的要求。
哈蒙也不是傻子,狹裕關雖然是大周的地盤,但是狄人常年在狹裕關一帶搶掠,對附近的地形十分熟悉,也有退路。
北境也遭了旱災,武穆王隻要不是太蠢,就不會輕舉妄動。
況且北狄的戰馬,一直是大周朝的稀缺物資,武穆王肯定是求之不得。
他提出交易請求,是退了一步。
武穆王要求在狹裕關會麵,之後送上了布防圖,也是一進一退。
既然雙方都做了退讓,就已經表達了誠意。
他沒道理拒絕。
七日後,殷懷璽帶了一千精兵,親自前往狹裕關,哈蒙也帶了一千精兵,親往狄裕關。
雙方互有默契,紮營的地方都隔了一段距離,互相幹擾。
稍作了休整之後,雙方在紮營的第三天,殷懷璽和哈蒙在狹裕關一處山頭上的練兵校楊上會麵了。
哈蒙年近四十,長得人高馬大,十分魁梧,鼻下留了短須,顯得十分英武健壯。
看到殷懷璽站在校楊上,哈蒙心中十分震驚,眼中生了戒備和忌憚,盯著他的雙腿,不覺就握緊了腰間的彎刀。
殷懷璽的腿竟然恢複了?!
七分的忌憚,頓時生了十分,有那麼一瞬間,他甚至覺得,這一次最好能和武穆王達成交易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