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2章(1 / 1)

嶽嬤嬤也是一臉激動:“我們莊上最早的一批番薯,是二月底種下來的,收成的時候,老農說這一批種得早,熟得早,晚收了一個月,八月份收成最合適。”

“端午節前後種植的,眼下正是收成的最好時機,而且這一批產量也最高,應是最佳種值時節。”

“不過,莊上的老農還說,各地氣候溫差有所差異,番薯成熟的時間,也有些不同,北方下半年氣侯幹冷,番薯成熟期是八九月份左右。”

“南方氣溫適宜,五六月份才是番薯的最佳種植時間,十月份才是番薯的成熟期,浙江那邊的番薯,肯定不愁收成了。”

虞幼窈很高興:“番薯產量高,又飽腹,從每年二月到十月,種植期幾乎長達了半年,而且還賤活,如果能在全國推廣種植,大部分老百姓都能填飽肚子了。”

嶽嬤嬤笑了:“番薯已經在南北地區廣泛種植,到了明年種植範圍肯定還要擴大,用不了兩年,全國種植就能達成。”

大小姐僅憑著一己之力,在浙江水災,北方旱災之際,力挽狂瀾,解決了部分災民的饑荒問題。

未來番薯種植範圍擴大,這天下萬萬百姓,也將受惠於番薯耐幹、耐脊、耐貧、不挑地區、氣候、種植期長、賤活,且產量大、飽腹、口感好等等。

屆時,小姐是利在當下,功在千秋。

虞幼窈也笑了:“真好啊!安得綠藤滿田間,世無饑荒,萬千黎民俱歡顏。”

若是旁人可能會覺得,小姐是口出狂言,可嶽嬤嬤知道,這是小姐所願,而小姐也一直在為這個願望而努力。

她收集全國各地區的作物,在全國各地區試種。

每個地區隻要種活一種,那個地區,就要多一種農作物,老百姓們家裏收成的糧食就會多一種。

這是利在當下,功在千秋的事。

嶽嬤嬤轉了話:“莊上的一應事,也都安排好了,小姐打算什麼時候回泉州?”

虞幼窈神情有些低落:“至少要等祖母五七過了,那天祖母肯定在望鄉台上,等著望我最後一眼。”

到了五七這一天,虞府一家老小,在太陽未出之前,在大門處擺一桌供菜,一家人圍跪在供桌旁,麵向東方哭泣。

這就是“望五七”,這一天亡人,也會走上“望鄉台”上,望子孫後代最後一眼,之後就真的陰陽相離,天人永隔。

五七過後,時間就到了九月下旬。

一夜北風呼嘯怒咆,第二日就入冬了。

氣候倏然變化,虞幼窈才調養好些的身體,倏然就病倒了。

京裏頭人人都知道,虞大小姐是一早就病在身上,隻是之前忙著操持虞老夫人的喪事,強撐了身子,如今虞老夫人一安葬,虞大小姐身上緊繃的一根弦兒,被拉到了極致,就繃斷了,人也病倒了。

第二日,當今皇上在朝堂上,盛讚:“虞老夫人節烈忠貞,韶儀縣主不負其教導,孝義存心,仁德厚善。”

虞宗正跪謝聖恩。

宮裏的太後娘娘得知虞幼窈病了,派沈姑姑親自送來了不少金貴的藥材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