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三表情很凝重:“大街上到處都是流民,看到老弱婦孺,就跟瘋了一樣衝過去哄搶,聽說這段時間,已經鬧出了不少人命,衙門也是自顧不暇。”
虞幼窈蹙眉。
殷三道:“有些是北方偏遠地區,因為遭了旱災,鬧了饑荒,有些是遭了倭寇劫掠,活不下去了,就都往京兆裏湧,可是京兆關了城門,不允流民進城,流民沒有辦法,就向京兆周邊的城鎮裏湧,等附近的衙門反應過來,已經有大量流民湧進了城鎮,暴亂時常發生,官府也鎮壓不住。”
難怪碼頭上,有流民公然搶劫,官兵毫無顧忌就揮刀砍人,津縣的秩序已經處於崩壞邊緣。
虞幼窈臉色不大好:“朝廷不是賑災了嗎?怎麼還有這麼多流民?”
殷三搖搖頭:“朝廷賑災也是有選擇性和針對性,一些農業、商貿比較繁榮的地區,屬於首要賑濟的地區,大部分偏遠地區,基本上都是走個過場,隻發放少許的錢糧,有些幹脆任其自生自滅。”
虞幼窈呼吸一緊:“其實有大部分人,都沒有受到朝廷的賑濟。”
殷三點頭:“還是旱情波及的範圍太大,山東、河南、河北、山西、陝西等七八個州省,都有不同程度的災情,其中山西,陝西和河北最嚴重,不過山西和陝西在王爺治下,因為推廣種植了番薯,情況還好一些,其他地區情況都十分嚴峻,聽說目前為止,因為饑荒而死的人,已經達到四十多萬人了。”
幾千萬張嘴等著吃飯,大周朝國庫本就空虛,這兩年年景也不好,糧食產量急劇減產,也養活不了這麼多人。
虞幼窈知道,這還不是最難的時候。
等過了這個冬,不知道又有多少人,因為饑寒交迫而亡。
到了明年春天,如果持續幹旱,饑荒將會繼續蔓延,整個北方地區餓屍遍野,將會成為人間煙煉獄。
虞幼窈隻覺得諷刺又可笑。
皇上忙著沉迷丹術,朝臣們忙著爭權奪利,藩王們忙著謀逆,世家大族被盛世太平的繁華假象,迷了心眼,正忙著奢糜享樂。
有誰會真心關心百姓們的死活?
宋明昭等了一會兒,沒有等來前往泉州的客船,派了空青去打聽消息。
空青隻去了片刻,就回來了:“是泉州的州府衙門傳來消息,有一夥賊寇在泉州殺人放火,靠近泉州的所有大小碼頭都要戒嚴,即刻開始戒嚴排查,到泉州的官船,會稍晚一些,少爺再耐心等一等。”
宋明昭心中有一股強烈的違合感:“你再去打探一下,問一問泉州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尤其是關於謝府的,要钜無細漏。”
他感覺這件事沒那麼簡單。
又聯想到,最近有關泉州的事事樁樁,每一件事都與虞幼窈,與謝府息息相關,一股不好的預感,幾乎呼之欲出。
時間在等待之中,格外煎熬。
不知道過了多久,空青又回來了:“除了有賊寇在泉州城裏殺人放火,沒打聽到旁的消息,也沒有關謝府的消息。”
泉州生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