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5章(1 / 1)

王氏笑道:“他們到了連城之後,每日都在連城碼頭徘徊,商船一到碼頭,就和我們就接上頭了,馬車貨運都已經聯係好了,等殷三和景流打探消息回來,商量看要怎麼安排,可能還需要在船上呆兩三天。”

初來乍到,還帶了大批的物資,有些太打眼了,肯定要先摸一摸連城的情況,才做下一步打算。

殷三和謝景流這一去,就是兩天。

回來的時候,謝景流弄到了連城的輿圖。

輿圖屬違禁物品,幾乎都掌握在官府及一些世家大族手中,便是謝府在外行商,也是走得朝廷規劃的路線,不敢私自堪輿路線。

“我打聽過了,武穆王在北境物資較為豐富的一帶,設了近百個流民收容營,連城這邊臨海,物資很豐富,城外就安置了營帳收容流民,由官府和武穆王派兵鎮守,以防止流民作亂,以家族為單位,每家出一個壯勞力,以勞力換取糧食,家中沒有壯勞力,可以做些縫補軍衣的活計,每日提供一碗熱湯,一塊番薯。”

虞幼窈鬆了一口氣。

再多的糧食,也禁不起大批流民的消耗,吃不飽但也餓不死,還有相當安穩的環境,這對災民來說,已經是最好的結果。

謝景流臉上也有了笑容:“等到天氣回暖,番薯會在整個北境,所有地區推廣種植,武穆王鼓勵種植柞樹,養柞蠶,已經聯係了當地擅長養蠶的人,傳授流民養蠶技術,武穆王府會出麵,聯係一些絲綢大商收柞蠶繭,蠶絲等。”

逃亡過來的人,以後很大可能會在當地安家,但是流民沒有田地,背井離鄉,在當地找活計也不容易,將來的日子會更艱難。

大批流民聚在一地,若不能解決這一問題,時間一長肯定是要出亂子。

大周朝的柞蠶養殖,主要集中在河南和山東兩地。

連城林木分部很廣,以柞樹為主,有天然的柞蠶養殖環境,隻不過柞蠶養殖,卻都掌握在當地的大戶手中,所以產量有限。

如果能發展出規模,不僅保證了部分逃亡過來,沒有田地的流民,將來的生活,還能帶動北境的商貿,百利而無一害。

柞蠶是個好東西,蠶繭繅製蠶絲,蠶絲能織產錦、綾、羅、綢等,其中又涉及了印染等各種工藝。

蠶蛹藥食兩用,價值很高,殘渣可作魚、畜、禽的喂養,是一條十分完善的商鏈,每一個環節都是商機,潛力和利潤十分可觀。

謝府就有一部分絲綢生意,天然的渠道和人脈,幾乎何以消化整個連城一帶的柞蠶生意,可與武穆王府合作,大力發展柞樹種植,柞蠶養殖等等。

虞幼窈笑了:“窺一斑而知全豹,看來北境的情況比我們想得要好上太多。”

謝景流點頭,意味深長道:“我還打聽到,韶懿郡主幾乎成了北境大部分百姓們心中的活菩薩。”

虞幼窈瞪大了眼睛:“這……”

謝景流似笑非笑:“流民們的主要食物就是番薯,這東西很飽腹又耐餓,大大減少了糧食的消耗,這是武穆王收容北境流民的底氣,番薯是你第一個試種成功,也是你不遺餘力的在北境推廣種植,武穆王也大肆宣揚了你的功勞,收容營每天發放糧食時,都有流民手捧著糧食,嘴裏念叨著你的名字磕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