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2章(1 / 1)

官府忙著安置流民,以防流民作亂,剿匪也有些分身乏術。

強盜借著流民的身份掩護,連官府也是束手無策。

武穆王是藩王,主要是對外防禦,沒有朝廷的旨意,不能對內出兵,否則罪同謀逆。

這些強盜多半在碼頭也安插了眼線,裏應外合,謝府此行帶了不少物資,想來一進碼頭,就已經打眼了。

殷懷璽話鋒一轉:“早前謝府撤離泉州,我於北境得了消息,是借了巡視邊防,視察災情的名義,在北境各地巡察,也是推算您老,近日會抵達連城,這才輾轉到了連城,前來接應你們,順帶護送你們一起去襄平城。”

謝老太爺一聽就明白了,這話討好意味甚濃。

武穆王鎮守遼東一帶,輕易不能離開駐地,巡邊視察的名義倒也合適,隻是如此一來,也免不了一路辛苦奔波。

也算是用心良苦。

伸手不打笑臉人,謝老太爺躬身一拜:“謝府能順利撤離泉州,這一路是仰仗了殿下照拂,老朽多謝殿下大恩,謝府欠殿下一個人情,今後但凡有用得著的地方,謝府願為殿下效犬馬之勞。”

謝府其餘人,也都跟著謝太爺躬身下拜。

連虞幼窈也不例外。

殷懷璽一臉無奈:“老太爺太客氣了,我……”

謝老太爺知道他要說什麼,打斷了他的話:“謝府恩怨分明,殿下有恩於謝府,不管出於何種原因,謝府自當承恩以還報。”

謝府將窈窈與他之間的情份,分得很開。

與他隻談恩情,不談情分,也不將窈窈牽扯進來,無論謝府與他之間,有什麼利益上的牽扯,都是謝府和他之間的事,與窈窈無關。

可謂是用心良苦。

思及至此,殷懷璽隻好道:“此事容後再議,我在連城驛站安排了院子,不如先行移步過去休整一二?”

從泉州到連城這一路的關卡,他都提前做了安排,出了福建之後,偶爾上岸休整一兩天,也無妨礙。

隻是謝府太過謹慎,這一路除了在碼頭稍作補給,打探消息,就沒有上岸過,比他推算的時間,還要早到了兩三日。

也幸好他提前出發來了連城,接到謝府商船到了連城,一路快馬加鞭兩日就趕過來了。

驛站是供朝廷傳遞軍情、朝事、官員途中食宿、換馬之地。

高祖皇帝很重郵驛傳遞,在全國各大府、縣,都設下驛站,分為陸、水,水陸兼運三驛,由兵部直接官轄。

各地的消息通過驛站,連相隔甚遠的東南地區,消息最快四五日就能送到京中,這種神速在曆朝曆代,也是沒有的。

驛站裏有重兵把守,比客棧安全許多,謝老太爺自是求之不得:“有勞武穆王。”

殷懷璽是借了視察的名義,要在連城盤桓幾天,謝府在連城置辦了不少產業,又初來北境,也想多打探一些消息。

也算是不謀而合。

坐了太久的船,虞幼窈休息了三四天,這才緩過神來,讓殷十和春曉一起陪著,去連城裏逛了一會兒。

鋪麵經營多為果物、海產、藥材、絲綢等一些當地的特色,鋪麵裏的商品,並不是最時興的,由此便能看了,連城的商貿並不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