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7章(1 / 1)

“武穆王請隨意,”虞幼窈搖搖頭,接著就轉了話:“今兒商議之事,原也與武穆王有些幹係,聽一聽也是無妨礙。”

李大人額上冒出了冷汗,四大家掌控了連城及周邊一些小縣的柞蠶經營,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他雖然是連城知縣,但四大家根深蒂固,朝中有人,難免民大欺官,他是想管也管不了,韶懿郡主若想要從中分一杯羹,這不是為難他嗎?

虞幼窈看向了李大人,微笑道:“北境大多地區都遭了旱災,逃荒人數多達兩三百萬之多,連城是北境少有受旱災影響較輕的地區之一,這是李大人治地有功。”

李大人也不好貿然開口,最初的緊張不安過後,他暗暗瞧了武穆王一眼,心裏開始琢磨著武穆王和韶懿郡主的關係,突然又想到了一樁傳聞。

韶懿郡主得了一張,從海外傳進國內的香藥殘方,經過研究,做了一種很厲害的膏油,為表哥周令懷緩解腿疾。

膏油通筋活絡,活血化於頗有奇效,韶懿郡主又研製了一種天澤香丸,二者相輔相成,內調外養,令周令懷的腿疾有了好轉。

那位周表兄與武穆王交好,武穆王跟前有一位神醫精通針術,三管齊下竟然將周令懷的腿治好了。

之後,又用此法治好了武穆王的腿。

這才有了武穆王,上疏朝廷為韶懿郡主請功之事。

事後韶懿郡主種植番薯一事,在大周朝鬧得沸沸揚揚,風頭一度蓋過了武穆王。

等武穆王巡邊,視察行走於北境各地區,大家這才後知後覺,武穆王的腿恢複了,消息隨之傳出。

隻是武穆王的腿能治好,也是韶懿郡主之功,外麵談論最多的,還是韶懿郡主。

且不說,武穆王是不是真的愛慕韶懿郡主,兩人淵緣很深,這點毋庸置疑。

李大人不搭話,虞幼窈也不在意:“我這一路從泉州過來,途經了不少州省,流民的大量湧入,導致許多地方暴亂頻發,連城能維持如今的安穩局麵,雖是武穆王在城外設了收容營,收容各地逃荒而來的流民之故,但安置流民一應事宜,都是由官府出麵,李大人也是功不可沒。”

李大人連忙道:“這是下官職責所在,下官不敢居功。”

官府隻會賑濟自己治下的災民,那些逃荒過來的流民,不在他們職責範圍,當然可以放任不管。

他也不想收容流民,這麼大一批人,這麼多張嘴等著吃飯,誰管得過來?

可武穆王發話了,還派兵過來協助官府鎮壓流民,連流民的糧食也都由武穆王出了,他是不想管也得管。

“李大人果然心懷百姓,”虞幼窈微笑著讚了一聲:“當今天下,能像李大人這樣一心為民的好官,已經不少多了。”

被戴了高帽,李大人非但沒覺得高興,反而更加誠惶誠恐了,頓時連話也不敢說了。

虞幼窈恭維了李大人幾句,便切入了正題:“據我所知,城外收容的流民已經達十三萬之眾,流民的數量還在逐日增加,眼看著就要進入春耕生產,可大批的流民,沒有田地,也沒有活計,就不能填飽肚子,養家糊口,武穆王是挪用了軍晌救濟了災民,整個北境幾百萬災民,想來再多的糧食也經不起消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