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5章(1 / 1)

並非士紳們厲害到無人撼動。

也並非周厲王懦弱,不知反抗。

而是!

周厲王是藩王!

作為皇子時,周厲王紈絝荒唐,並未在朝中經營人脈,嶽父是寒門出仕,辭官後不久,就去世了。

他在朝中無人,“藩王”二字,束縛了他的手腳,加之他在北境根基太淺,商幫根深蒂固,已經形成了固有的利益圈子,牽一而發動全身,難免陷入了孤掌難鳴的境地。

殷懷璽顧忌藩王身份,不能輕易對士紳下手。

但是虞幼窈卻沒有這方麵的顧忌。

到了第二日,虞幼窈尋了謝老爺子,說明了來意。

謝老太爺聞言之後,輕歎一聲:“大周朝初立,高祖皇帝曾言,滄海之東,遼為首疆,中夏既寧,斯必戍守,隨後在襄平,下設了遼東都司軍鎮,幾十萬大軍駐守,首先要保證軍需,但當時的遼東一帶人煙稀少,高祖皇帝將一批因戰亂流離失所的流民,遷往東北三省,並且鼓勵耕種,甚至還將寧夏、山西、陝西這三處比較繁華的西北地區,分到了幽州北境,大力發展商業,達成了強邊禦外的目的。”

虞幼窈目光微動,就道:“商人們靠國策大肆發財,士紳們靠商人大肆斂財,因為符合高祖皇帝強邊禦外的國策,士紳們仿佛拿了金牌令箭,又掌控了當地資源,自然就無所畏懼,有恃無恐了。”

謝老爺子意味深長道:“收容流民,發展人口,提高北境生產力,也符合高祖皇帝頒發的一係列強邊禦外的國策。”

既是國策,又豈是士紳能阻攔的?

果然!薑還是老得辣啊:“我回頭給虞氏族裏去一封信,北境士紳勢力龐大,推行國策這一事,還需要朝廷的支持。”

謝老爺子但笑不語。

虞幼窈眨了眨眼兒,一臉崇拜地看著外祖父:“外祖父,是不是大周朝自建朝以來頒發的每一條國策,您都熟爛於心?”

謝老爺子頷首:“我們都是大周朝治下之民,所行之事,所賺之銀,都要符合朝廷、百姓、大勢的利益,了解國策國情國勢,能避免許多麻煩,也能抓住更多賺錢的機會。”

虞幼窈若有所思地點頭:“北境的商人,就是抓住了強邊禦外的國策,這才發展起來的。”

謝老爺子點頭,語氣卻很嚴厲:“但是,小窈兒你要切記,務農十倍利,經商卻有百倍利,但商人也是人,長了嘴,需要吃飯,飯從何處來?自是耕種而來,如稻麥這樣的主食,一年隻兩季,產量也低,經商賺的是低買高賣,低買的是百姓的血汗,高賣的也是老百姓的血汗,盤剝百姓不是明智之舉,百姓種不出糧,天下就要大亂,屆時商賈首當其衝,當今這局麵,就是最好的例子。”

大周朝還沒有徹底亂起來,野心勃勃的梁王,第一件事先謀算了謝府錢財。

殷懷璽也沒能抵抗士紳豪富的誘惑,在缺錢缺糧的時候,第一件事就要想方設法對付士紳。

噩夢裏,四皇子根基淺薄,宋明昭為了扶持四皇子,第一件事也是對謝府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