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7章(1 / 1)

柞蠶從放養到結蠶大約三個月,柞樹一發芽就可以育卵,每一年春蠶都是四五月采絲。

一些事現在就要開始準備起來。

虞幼窈心中一定,絲綢莊辦下來了,北境的士紳,就拿他們沒辦法,比起當地欺壓百姓的士紳,百姓們更相信有仁善名聲的她和謝府。

謝老爺子又道:“對了,謝府在東北三省,還有七處蠶莊,到時候轉到你名下,也方便你行事。”

虞幼窈有些吃驚:“是之前置辦的嗎?”

謝老爺子頷首:“決定要來北境前,就派人到北境置了產業,不過遼省的蠶業,大多都掌控在士紳手中,這七處莊子,還是尋了不少七彎八拐的人脈和渠道,花了高價買來的,著實不太容易。”

東北三省蠶業比較發達,謝府要在這邊紮根,肯定要置辦相關的產業。

虞幼窈明白了,想要在北境置辦一些比較重要的資源產業,殷懷璽這個武穆王的人脈,其實並不是很好使。

士紳掌控了蠶業,但並非所有蠶莊都在他們自己名下,士紳也沒這麼大胃口,肯定是血緣,親朋組織的利益圈子。

遼省受幹旱影響,蠶絲逐年產量下降,總有一些人頂不住高價的誘惑,將名下的蠶莊高價賣了。

士族也不會太擔心,整個北境的蠶業,都在他們掌控之下,隻要不是和武穆王相關,無論誰買了莊子,出產的蠶絲,最終還是要低價賣給他們,由他們高賣得利。

謝老爺子笑道:“連城北部山區柞林較多,大部分蠶莊都集中在莊河一帶,養蠶規模達到一百多萬畝。”

“武穆王要安置流民,就要開荒新的柞蠶林,複鎮和新金鎮就是不錯的選擇,複鎮老帽山,山高險峻,柞林茂密,葛藤雜草叢生,是天然的柞蠶場,因山中常有野獸出沒,並沒有開發柞蠶場,蓮鎮也有為數不少的柞林,隻是當地大部分土地適合耕種,故以農業為主,也沒有發展蠶業。”

連城地域頗廣,複鎮和蓮鎮單獨一個拎出來,都已經自成一個小縣了,足夠收容十幾萬流民。

流民們可以養蠶,也可以自己開荒一些土畝,大周朝有明文規定,百姓自己開荒種植,不納稅繳賦。

開荒的地要養三五年,才能耕種莊稼,但番薯十分賤活,在荒地也在種活。

虞幼窈太佩服外祖父了,這才來了連城幾日,就將連城的地貌情況摸清了。

“讓武穆王派兵過來,上山驅趕野獸,建造一些防禦工事,圈定養蠶場,軍中還有不少因傷病退伍的軍人,尋些過來養蠶,防止流民作亂的同時,也對應對山中野獸,還能解決生計問題,也是一舉三得。”

大批流民們聚一起,不同的鄉音、風土、人情,都需要磨合,天長日久肯定會有不少矛盾,、傷病退伍的軍人,隻是不能上戰場,身經百戰的身手,足以震懾,甚至是鎮壓平民了,有他們盯著,流民能更快在一個陌生的地方安身立命。

謝老爺子覺得很妥當,心念微動:“柞蠶食量大,也要尋了精通土利林木的人維護柞林,定期種樹造林,以免破壞了天然的柞林養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