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這麼多年的仗,什麼地勢的仗沒打過?隻要往輿圖上一瞧,哪兒適合隱蔽,哪兒適合埋伏,哪兒適合休整,一目了然。
虞幼窈看了一會兒,也瞧出了幾分門道:“先派人去打探一番,具體情況,我們容後再議。”
安遠將軍和黃文獻紛紛點頭。
到了第二日,前去打探消息的斥侯,就傳了消息回來:“山中確實有一個匪寨,大約四百人左右,佩備了不錯的武器,裏麵崗哨森嚴,地勢很複雜,易守難攻,若由我們出手,急攻半日就可拿下。”
另一個斥侯卻道:“屬下在鞍山一處偏遠山裏,發現了一個村子,可村裏隻有老人和小孩,屬下去衙門打探了一番,那個村子一共三十來戶人,世代都居於那處。”
所以,土匪不可能出自村子裏。
那麼村子裏青壯年都去哪兒了?
安遠將軍和黃文獻目光微動,紛紛看向了虞幼窈,這匪要不要剿?要怎麼剿?會不會牽連到殿下?都要看虞幼窈的意思。
所以,他們不會輕易拿主意。
虞幼窈蹙了一下眉,若有所思道:“是否村子裏的人,都淪為了山匪的人質?”
平時山匪們養著村民,如果官府要剿匪,就將人質拉出來,官府投鼠忌器,就不敢貿然強攻,很多凶惡的匪徒,都是用這種辦法來牽製官府。
她記得,早前聽祖母提過,先帝登基未久,就派了宗親去山西剿匪。
山西一帶十萬裏大山,盤踞了數十萬的山匪,當時奉命剿匪的宗親,剿滅了山匪回京,就有朝臣參奏他冒殺平民。
後來查實,那些平民並非他所殺,而是山匪養來牽製官府的利器。
宗親不為所動,罔顧了無辜之人的性命,雖然順利剿了匪,卻也落人口實,給了先帝壓製宗室的借口。
黃文獻頷首:“恐怕是了。”
這下難辦了,虞幼窈深吸了一口氣:“山匪肯定養了不少人質,一旦強攻,那些人質首先就要拉出來祭刀,既然如此,我們便隻能智取,不能硬攻了。”
安遠將軍也點頭。
虞幼窈略一沉吟:“我原是打算,讓李大人配合幽軍一起出兵,強攻猛打,速戰速決,事後對外宣稱,官府因安排流民人手不足,向武穆王借幾十百個來人手,幽軍以一敵十,旁人也不會懷疑什麼,拖了李大人下水,朝廷那邊李大人自會應對,也不會牽連到武穆王身上。”
黃文獻和安遠將軍覺得,在沒有人質的情況下,此計十分穩妥。
虞幼窈微微一歎:“不過,現在計劃就要變一變了,山寨裏有人質,情況就變得很複雜,不能速戰速決,貿然和官府一起出兵,就容易節外生枝,最好是能進寨子裏打探一下虛實,裏應外合。”
情勢不明,對幽軍很不利,萬一武穆王出兵剿匪的消息,不慎傳出,好事也要變成壞事。
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摻合。
當然了,虞幼窈也不是一定要摻合,等將來李大人頂不住山匪猖獗,就會向州府衙門借兵剿匪。
武穆王府隻需向州府衙門施壓,讓州府衙門大派人手,大約也能解決。